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70篇
航空   437篇
航天技术   124篇
综合类   61篇
航天   1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激光切割是一种加工精度高、速度快、应用广泛的切割技术,本文从加工能力和成本两个方面,介绍了激光切割与细等离子束切割、带磨料高压水切割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62.
高能束流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简介由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承建的“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国防科工委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坐落在北京东郊八里桥航空工艺研究所内,1995年11月通过验收并正式投入运行,向国内外开放。高能束流加...  相似文献   
163.
 通过结构细节当量初始缺陷尺寸(EIFS)控制方程将各应力水平和参考裂纹尺寸下采样试件的所有裂纹形成时间(TTCI)值转换成EIFS值并组成一个数据总集,然后按三参数Weibull分布进行拟合即可得到通用的EIFS分布参数。由于样本容量大,提高了拟合优度以及损伤度预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4.
 研究了经热等静压处理后定向凝固 Ni Al/Cr(Mo,Hf)合金中的沉淀相和高温拉伸性能的变化。通过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 :热等静压处理后,Ni Al和 Cr(Mo)相的形貌变化不大,聚集在 Ni Al/Cr(Mo)相界上的 Heusler减少并在 Ni Al,Cr(Mo)相中重新分布。从界面能的角度解释了 Heusler相主要沉淀在Ni Al/Cr(Mo)相界上的原因。热等静压处理后合金中不存在 G相。高温瞬时拉伸实验表明此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拉伸强度。  相似文献   
165.
导出了在全寿命范围内的DFR值和其它疲劳参数之间的关系式: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疲劳强度分析方法:通过算例说明了所提出的方法和原DFR法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6.
本文是等截面混合气体引射器及其串接系统自动优化设计研究课题中涉及计算模型和计算公式系统建立部分。为实现由计算机自动执行的气体引射器的优化设计,作者对现有计算模型和基础数据引用部分做了改进,进而导出一个数据连续、全解析型公式体系,为编写引射器自动优化设计程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7.
结合WP-7和P11φ-300发动机在SB101高空台上进行的试验,阐述了非等流量试验控制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应用情况,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8.
基于粉末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技术,在930℃/120 MPa/3 h的条件下开展了TA7 ELI(超低间隙)高承压泵壳体的成形研究,通过两批次粒度存在差异的粉末(粉末表面为胞晶形貌,D50为67μm、74μm)分析了制粉时的粒度波动对成形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有限元仿真手段开展了高承压泵壳体的粉末收缩规律研究。此外,根据高承压泵在液体火箭发动机中的实际服役情况,对近净成形的高承压泵毛坯进行解剖,分析了特征截面位置的显微组织及硬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粉末热等静压近净成形技术制备的TA7 ELI合金力学性能达到锻件水平,粉末粒度波动对合金力学性能无显著影响,高承压泵壳体的显微组织均匀,特征截面的硬度值波动小,壳体内部流道关键尺寸实测结果与模拟预测结果的最大偏差为5.37%。  相似文献   
169.
张哲璇  龙腾  徐广通  王仰杰 《航空学报》2020,41(5):323314-323314
为实现多无人机高效捕获灰色任务区域内的移动目标,考虑传感器探测概率与虚警概率,提出了重访机制驱动的协同搜索规划(RMD-CSP)方法,以降低目标遗漏与误判概率。考虑无人机飞行性能约束,以最大化任务执行效能为目标建立多无人机协同搜索模型。根据目标先验信息初始化环境搜索信息图(包括目标概率分布图、环境不确定度图与环境搜索状态图),利用无人机实时探测信息,基于贝叶斯准则持续更新搜索信息图。定制基于环境不确定度更新的重访机制,通过增加长时间未被重访区域的环境不确定度,引导无人机搜索该区域,降低移动目标的遗漏概率;定制基于目标函数权重更新的重访机制,引导无人机快速重访发现新的疑似目标的区域,对疑似目标进行再次确认,减少由于传感器虚警概率造成的目标误判概率。采用滚动时域规划架构,将搜索规划问题分解为一系列短时域规划问题,提升了求解效率。在典型任务想定下,通过数值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RMD-CSP能够在秒级时间内生成每个时域的搜索航迹,相比于光栅式搜索方法与标准的概率启发式搜索方法,能够引导无人机捕获更多的移动目标,同时减少误判次数,有效提升了多无人机协同搜索的任务效能。  相似文献   
170.
反舰导弹8字形二次攻击目标搜索效能评估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反舰导弹在一次攻击时未搜索到目标或搜索到目标后受电子干扰等因素,导致丢失目标而失去攻击机会的问题,通过分析反舰导弹的目标搜索过程,从充分利用剩余航程的角度出发,探讨了8字形二次攻击目标搜索的问题,研究了采取该方式搜索的效能影响因素,构建了8字形二次攻击搜索效能评估模型。通过仿真计算验证,论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对研究反舰导弹二次攻击相关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