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5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85篇
航空   810篇
航天技术   118篇
综合类   115篇
航天   27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TiAl 与TC4 扩散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对TiAl基金属间化合物与TC4的扩散连接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对钛铝基合金进行热处理,获得了高温性能良好的全片层组织;通过对扩散连接后的接头进行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断口的分析发现,在915℃/80 MPa/1 h的扩散连接条件下,TiAl基合金与TC4实现了冶金结合,在室温、400和500℃下,接头的抗拉强度分别达到了TiAl母材的91.77%、95.27%和99.21%。  相似文献   
842.
对涡桨飞机增升装置设计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传统增升装置设计方法在涡桨飞机增升装置设计上存在的问题。详细描述了涡桨飞机短舱/增升装置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的流程,并对某涡桨飞机的多段翼型参数优化设计、短舱/三维增升装置一体化设计及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简要介绍。相对于传统的增升装置设计方法,采用涡桨飞机短舱/增升装置一体化气动设计方法显著提高了涡桨飞机起飞、着陆构型的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843.
研究了分段刚度描述的间隙约束二元翼段气动弹性系统,取俯仰角最大幅值处为类Poincaré截面,数值计算得到了系统随飞行速度变化的分岔图,发现飞行速度在Ma=0.71~0.75属于跨临界颤振区,而在Ma=0.75~0.95发生极限环震荡.同时通过构造极限环震荡的四维Poincaré映射分析了极限环震荡的稳定性,结合稳定性和运动流形理论,得到极限环震荡的吸引域一般位于极限环内部并用数值方法进行了验证.且跨临界颤振速度区域中存在多种分岔形式以及多解共存现象,例如由双周期运动直接通向混沌、多周期运动与双周期运动共存现象,振动幅值也存在跳跃现象.  相似文献   
844.
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氧原子在Nb中的扩散现象以及施加应变的影响,并对氧原子在Nb-Ti、Nb-Zr合金中的团簇化进行了计算分析。发现在单向应变下,在平行于应变方向上,氧原子的扩散势垒随着应变的增大不断减小,当应变为10%时,扩散激活能从初始的0.92eV降低至0.5eV左右;在垂直于应变方向上,氧原子更容易扩散至被拉长的八面体间隙中,即单向应变下氧原子会在Nb中沿应变方向聚集排列,这会在实际材料中导致应力的集中。计算研究了氧原子在Nb合金中的团簇化问题,发现在纯Nb中,氧原子倾向于均匀分布而不是形成氧原子对;添加合金元素Ti和Zr后,随着氧原子浓度的升高,氧原子对将在合金元素周围形成,Zr周围氧原子对的形成可使体系的能量降低0.29eV。  相似文献   
845.
非对称超声速来流下矩形转圆隔离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渊  张堃元  张林  高亮杰 《推进技术》2014,35(11):1448-1454
为了适应超燃冲压发动机模块化设计及圆形燃烧室的需求,隔离段必须设计成矩形截面渐变为圆形出口的形状。发展了一种基于超椭圆曲线的截面渐变方法,以此设计了矩形转圆隔离段,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并进行了在Ma=2.1且来流条件非对称下的矩形转圆隔离段吹风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压相同时,两种不同来流条件下矩形转圆隔离段的出口总压恢复系数较等直矩形隔离段分别提高了4%和5%;在非对称来流实验条件下,矩形转圆隔离段壁面沿程压力分布规律与等直矩形隔离段压力分布规律趋势一致,上壁面沿程压力曲线前部呈波动式上升,后半部上升平缓,而下壁面沿程压力曲线整体上升较为平缓,随着出口反压的增大,总压恢复系数随之减小,矩形转圆隔离段最大能够承受4.1倍的来流静压,极限反压状态下出口总压恢复系数为0.505。  相似文献   
846.
复合材料加筋筒段是航空航天领域广泛采用的结构构形,其结构形式决定了重量及承压能力。为了研究加筋筒壁的承载能力,分析筋条间距、筒段长度和四种典型工程筋条截面的影响;以结构轻重量为目标函数,结构临界屈曲载荷、筋条局部屈曲载荷为约束,采用梁轴惯性矩平移模型,对复合材料筒壁0°、±45°、90°各铺层总厚度和筋条截面尺寸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结构轻重量设计中τ型桁条最有利,并得到其设计曲线,为工程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7.
对现代飞机系统的有效性、战伤抢修与评估理论及模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利用建立的某型飞机中外翼段遭受碎片打击的损伤模型,进行了战伤评估,用以验证提出的战伤修复评估理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48.
介绍了作者在"第三届世界非线性分析学家大会"上的45分钟报告的主要内容,系统地总结了作者近几年在具有无穷时滞的Volterra反应扩散系统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49.
850.
闵斌 《推进技术》1982,3(4):1-12
本文概述了单室双推力发动机的应用,列举一些实现单室双推力的可能方案,并提出一种高性能单室双推力发动机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助推段与续航段两级推力比高达9.3时,发动机的混合比冲达240秒。论述了这种方案的特点、设计中考虑的问题及内弹道计算的基本方程、也给出了某些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