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72篇
航天技术   17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30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TA15钛合金高温压缩变形行为与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圆柱试样在Gleeble3500型热模拟机上对TA15钛合金进行等温热压缩实验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了该种材料在不同工艺参数下的真应力-应变曲线以及其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形貌,并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对TA15合金的热压缩变形织构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TA15钛合金在高温变形时,其他工艺参数相同下,变形温度降低,应变速率升高,流动应力升高。变形过程中,在相变点以下,软化机制以动态再结晶为主,相变点以上软化机制主要以动态回复为主。不同变形条件下分别存在再结晶织构和形变织构。  相似文献   
62.
为了摸清红外空空导弹性能、提高导弹作战效能,需要全面有效地对导弹抗干扰能力进行评估。但是受限于无穷多的对抗情况,目前多数基于典型对抗场景进行研究分析,不够全面。为此使用改进的拉丁超立方采样法在全范围内设计采样点。首先,对红外对抗原理和仿真系统进行说明和构建,确定输入参数范围和类型;其次,对拉丁超立方采样进行改进优化,并将其生成的采样结果按需离散化,满足诱饵离散型参数设置需求;最后,运用上述生成的初始参数组合运行仿真系统,将获取的数据作为样本集交给随机森林模型学习,通过调优参数及调整损失矩阵后,得到预测精度为90.4%的红外空空导弹抗干扰效能评估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模型在不同红外对抗态势和不同提取误差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3.
64.
65.
织构及组织结构对超高强铝合金平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行制备的高合金含量的Al-Zn-Mg-Cu合金为试验材料,测试观察挤压带板及其制备的等温模锻件的织构类型及组分强度、组织结构、平面拉伸力学性能及各向异性指数,通过计算{111}112滑移系的施密特因子,采用单晶近似法分析平面拉伸力学性能各向异性与织构的关系,使用霍尔-佩奇定律分析了组织结构与平面拉伸力学性能各向异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合金经剧烈变形后,以变形织构为主,变形织构会引起各向异性,导致合金45°方向强度偏低;挤压形成的纤维组织是引起挤压带板L向及LT向各向异性的主要原因。{110}112Brass织构强度增加,可以抵消纤维组织引起的L向及LT向的各向异性;LT向伸长率低及伸长率各向异性主要是由第二相粒子延晶界的链状分布引起,同时也与织构引起的晶粒强度变化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66.
梳理了钛合金中厚板制备技术的概况,整理了不同组织类型(等轴、全片层、网篮组织)钛合金中厚板轧制成形过程的控制要点,分析了钛合金中厚板制备技术的现状及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通过梳理近α钛合金、α?+β钛合金和β钛合金的制备工艺,分析板材轧制过程的显微组织和织构特征,对比不同组织类型板材的力学性能,提出了钛合金中厚板析出相、组织、织构及性能的调控方法,阐明了钛合金中厚板制备技术的关键控制要点,剖析了钛合金中厚板产品的现存问题,包括翘曲度问题、残余应力大、超声探伤水平不稳定性等,并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最后,展望了国内钛合金板材制备技术的3项研究重点和2个发展方向,旨在推进钛合金板材关键产品的特种制造和常规产品的标准化作业水平。  相似文献   
67.
在高压补燃循环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中,涡轮绝热功是影响发动机推力的重要设计参数,其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涡轮设计的有效性。高压下,真实气体效应突出,对绝热功的计算有较大影响,必须考虑其作用。对比分析了Soave-Redlich-Kwong(SRK)、Peng-Robinson(PR)和Redlich-Kwong-Peng-Robinson(RK-PR) 3种立方型状态方程描述氧气、甲烷和氢气的热力学性质的准确性。结果表明SRK方程的准确性较高,与NIST数据最大误差不超过2%。高压涡轮燃气为多元混合物,其绝热功的计算应考虑混合规则。假设涡轮等熵膨胀,分别推导了理想气体假设和考虑混合规则下的SRK方程的涡轮绝热功的计算公式,发现理想气体绝热功的计算与真实气体偏差近10%。提出了一种可以在工程上计算各型号发动机高压涡轮绝热功的算法,即利用进出口平均压缩因子计算高压涡轮近似绝热功,该方法与理论方法的最大误差不超过3%。  相似文献   
68.
固体推进剂三维粘弹性Monte-Carlo随机有限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了一种粘弹性Monte-Carlo随机有限元法,并对固体火箭发动机药柱进行了三维随机分析。首先由Herrmann泛函出发导出了三维不可压和近似不可压粘弹性增量有限元列式。然后,同时考虑固体推进剂力学性能参数和载荷的随机性,结合Monte-Carlo技术对弹性约束的圆柱形中孔药柱进行了随机分析。为了克服直接Monte-Carlo法(DMCS)效率低的缺点,引入Latin超立方抽样技术(LHS)以提高计算效率。算例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块、通用性强、易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9.
圆柱形微凹坑表面织构对流体动压润滑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建立具有规则田往形微凹坑分布的表面织构流体动压润滑模型,分析了微凹坑几何参数及微凹坑分布形式对流体动压润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凹坑直径及深径比不变时,存在最优的微凹坑面积率,约为30%;在微凹坑分布密度不变时,存在最优的深径比,约为0.027.在此最优微凹坑面积率及深径比下,本文创新性地通过优化微凹坑的分布形式,进一步提高了润滑膜承载力21.7%.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0.
根据用户对部件进行高准确度姿态测量的要求,介绍了基于立方镜的姿态测量方法,通过经纬仪进行自准直测量和互瞄测量,分析立方镜姿态轴的正交性,并对水平方向观测值和垂直方向观测值同时修正以建立立方镜坐标系,确定立方镜的姿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