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9篇 |
免费 | 108篇 |
国内免费 | 5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83篇 |
航天技术 | 79篇 |
综合类 | 66篇 |
航天 | 10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8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4篇 |
2017年 | 13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4篇 |
2012年 | 31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27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20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6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针对航天领域内广泛应用的大尺寸、高柔性结构存在的振动自由衰减速度慢的问题,为了防止振动对飞行器结构的功能造成影响或者破坏,设计了基于宏纤维复合材料(Macro Fiber Composite,MFC)压电分流阻尼电路的结构减振方法。在对压电片电学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电路结构进行了设计和分析,并用阻抗分析法对电路参数进行了优化,其中采用浮地模拟电感实现了电路中所需的大电感。针对典型悬臂梁结构,采用仿真手段分析了压电分流阻尼电路的减振效果,并搭建试验系统进行试验验证,压电分流电路能够显著降低结构的振动幅值。 相似文献
52.
音频控制板模拟器是民航飞机音频系统测试台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测试台提供测试输入信号,并显示相关系统的状态信息。本设计采用单片FPGA芯片实现核心处理功能,依托该硬件平台,运用嵌入式NiosⅡ处理器来提供系统的逻辑控制,配合以相应的外围设备,完成实际音频控制板的等效模拟。设计的音频控制板模拟器可以直接用于航空维修,不仅解决了原先测试音频系统需要借用航材的困难,而且实现了音频系统的自动测试,提高了测试效率,降低了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53.
本文针对发动机弹性片裂纹故障现象,从故障件工况对比、断口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其他发动机同类件进行结构比较,并开展模拟变形强度计算等故障原因分析工作。综合分析结果得出:弹性片裂纹故障原因主要是由于为适应发动机结构改变,弹性片长度增加导致应力增大造成的。 相似文献
54.
片间综合化互连时间触发通信调度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未来先进的分布式综合化航空电子系统需要实现跨越计算体系结构的信息综合,对微小型智能器件间的综合化互连提出要求。通过构建一种具有开放式接口的芯片间综合化互连结构,提出一种相应的时间触发(TT)通信调度方法。首先建立片间综合化互连模型和时间触发流量传输模型,给出负载均衡的选径方法;随后依据传输路径中各级节点各流量的发送时间偏移量计算流量传输的等待时间可行值,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调整各芯片发送端口的调度表相位,更新各流量在发送端口的时间偏移量,缩短最坏情况下的最大等待时间,得到具有全局优化意义的时间触发调度表。与使用Yices等SMT形式化求解器的TT调度表生成方法相比,本方法不会出现长时间不停机而无法判定的问题,且不论对于对称或非对称结构,案例研究表明本方法的可调度规模至少增加30%。此外,以流量传输等待时间占周期的比例作为归一化的传输延迟度量,与既有的基于特征任务的调度方法相比,案例研究表明本方法得到的传输延迟最多仅为后者的2%。 相似文献
55.
采用带有化学反应的Euler方程,对突跃型与平滑型2种形态的斜爆震波(ODW)在起爆机制和结构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斜激波(OSW)后是否存在亚声速区是判定斜爆震形态的依据.当波后火焰抬升斜激波面使得亚声速区存在时,横向激波与三波点结构就会出现并形成突跃型斜爆震.当波后所有区域皆为超声速区时,波后火焰燃烧无法影响到上游激波面,则会形成平滑型斜爆震.通过斜激波关系式给出了横向激波形成所需的临界斜激波角度,只有当斜激波角度大于此临界角度时才能形成突跃型斜爆震波,反之则形成平滑型斜爆震波. 相似文献
56.
57.
58.
一种非接触式微小飞片速度原位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微小飞片平均速度原位测量技术,并研制了速度测量装置。在飞片的飞行路径上设置片激光,通过测量飞片经过片激光的时间间隔及对应的飞行距离,便可获得飞片的平均速度。测量装置的主要部件是高频激光器和高灵敏度光电接收器,无其他复杂或者大型设备,易于与激光驱动微小飞片发射装置等配套衔接,操作方便,成本低。大量试验数据表明,测量装置工作稳定可靠,对厚度不小于3μm、速度不大于10 km/s的飞片,速度测量精度优于5%。 相似文献
59.
舰载机前起落架突伸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研究了舰载机前起落架的突伸运动,针对这个问题,文中建立了一个两自由度的质量-弹簧-阻尼器的力学模型。推导出突伸运动方程以及两种不同形式的双气室缓冲器的非线性气体弹簧力和油液阻尼力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对已有试验结果的验算说明了本模型的可行性,利用该模型,用数值方法分析,校核了某舰载机的初步设计方案,计算得到了前起落架突伸运动的位置,速度曲线,并给出突伸期间飞机在甲板上的滑行距离和攻角的增量。文中还讨论 相似文献
60.
对边条翼双垂尾布局模型的流场进行了激光片光源显示实验研究。实验在西北工业大学NF-3风洞三元实验段进行。实验记录了沿机身轴向从边条到垂尾后缘共8个剖面位置的流动状态。测试迎角范围10°~35°,风速4m/s。通过边条涡流场随迎角的发展和破裂特性与前期双垂尾抖振实验获得的模型垂尾抖振响应特性的对比分析发现:垂尾翼根弯矩、翼尖加速度响应随迎角的变化均与边条涡的发展状态、是否破裂以及破裂程度密切相关。从而得出结论:边条涡破裂是引起边条翼布局双垂尾抖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