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7篇
航空   73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许多特殊的工程应用中,远距离无电源现场的数据采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对其实现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2.
地面测发控系统中长电缆的屏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地面测发控系统中箭地连接长电缆屏蔽技术对整个武器系统的重要性,分析屏蔽长电缆的原理及工程制作;分别用电流注入法和模拟场强法进行试验,比较试验方法,确定了该种电缆的屏蔽效能,得到了一些长电缆抗EMP试验数据和定量关系,为柔软型抗电磁脉冲电缆在武器系统中的全面应用提供了第一手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73.
任怀宇 《宇航学报》2003,24(4):327-330
简要介绍了箭上电气系统电缆网热防护技术应用现状,阐述了一体化热防护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轻质电缆网的芯线、绝缘层、屏蔽层、插头和热防护层有效集成的总体方案。研制热防护材料,确定热防护层结构,试制一体化热防护电缆网,模拟热环境试验,研究表明:一体化热防护电缆网满足结构减重与轻柔、可靠性提高和总装周期缩短等总体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74.
分析了测试电缆影响测试数据准确性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测试准确性的途径及实际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5.
以互联网卫星上首次使用的新型高密度排插型电缆组件为研究对象,介绍了集成式排插型电连接器的制造技术要求和工作原理,从电连接器结构分析出发,研究影响该类型电缆的安装因素。首次提出了新型高密度排插型电缆的安装方法,阐述了该类型电缆的弯曲半径要求、绑扎要求、紧固力矩值要求和使用专用工装的拆卸方法。经过分系统的实际在轨性能测试验证,该安装技术可以显著降低新型高密度排插型电缆组件在大通量、高饱和度信号传输状态下性能下降的现象,成功解决了该类型电缆在卫星狭小空间下的安装与拆卸难题,提高了该类型电缆在卫星狭小空间内的安装精度和分系统的在轨可靠性,为该新型高密度排插型电缆组件的安装在后续卫星批量应用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工艺基础。  相似文献   
76.
阐述了高性能氟塑料传输线极高的电传输性。以歼7某型飞机为例,就整个应用过程的实施进行了论述,给出了应用结论。  相似文献   
77.
德国易格斯公司是适用于拖链应用的高柔性电缆专家,现在进一步拓展了其原先就系列齐全的Chainflex总线电缆。CAT5e/GigE电缆CFBUS.PVC.045适用于干燥环境,而CFBUS.PUR.045适用于有油或冷却剂的环境,均可现货供应。  相似文献   
78.
引言贵州空管分局现使用的DEN-RO400D内话系统于1997年5月安装投产使用,系统由主机、席位、服务器、监控终端组成,服务器使用NOVELL网络,系统服务器硬件  相似文献   
79.
《航空计测技术》2007,27(5):63-63
Renishaw新型XL-80激光系统和XC-80补偿器比原有的ML10和EC10总重(包括连接电缆、电源和传感器)减轻了70%。并且,随着激光头和补偿器尺寸减小,其它系统组件,例如三脚架和云台也相应地减小。激光头和云台体积很小,能够方便地固定在标准磁性座上,可以在不方便使用三脚架固定的情况下使用。XL-80激光测量系统的光束高度和光学镜组尺寸与ML10系统一样,因此也可以直接放在花岗岩工作台(不使用三脚架云台)上,进行坐标测量机的校准。[第一段]  相似文献   
80.
王朝杰 《空载雷达》1999,(4):86-89,93
简述了邻频传输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及其技术要求,对邻频传输系统的重要设备-邻频前端的设计技术者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