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33篇
  免费   4302篇
  国内免费   562篇
航空   13508篇
航天技术   626篇
综合类   721篇
航天   3042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427篇
  2022年   510篇
  2021年   584篇
  2020年   509篇
  2019年   576篇
  2018年   318篇
  2017年   462篇
  2016年   538篇
  2015年   498篇
  2014年   690篇
  2013年   717篇
  2012年   874篇
  2011年   800篇
  2010年   644篇
  2009年   764篇
  2008年   737篇
  2007年   621篇
  2006年   516篇
  2005年   531篇
  2004年   510篇
  2003年   528篇
  2002年   440篇
  2001年   426篇
  2000年   419篇
  1999年   401篇
  1998年   343篇
  1997年   440篇
  1996年   413篇
  1995年   447篇
  1994年   347篇
  1993年   291篇
  1992年   274篇
  1991年   251篇
  1990年   254篇
  1989年   291篇
  1988年   113篇
  1987年   108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33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一组能够描述各种组合发动机系统工作的通用方程组已用于弹道计算的通用程序包TC系列,使得通用程序包TC对各种类型的火箭和空间飞行器的弹车员道仿真方便又准确。本文是第2部分。  相似文献   
82.
83.
某工程第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壳体内绝热层结构设计采用工程研制设计方案,成功地通过了发动机地面热试车考核,经解剖分析,预估了飞行环境发动机燃烧室绝热层结构最小剩余安全余量,给出了发动机在各种使用条件下工作热防护可靠的结论。  相似文献   
84.
渐近均匀化方法是一种便于同时求解复合材料细观与宏观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在均匀化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层合结构的均匀化基元,建立相应有有限元方法,对层合板进行损伤刚度分析。与其它方法和实验结果的比较显示其具有良好的精度和直观方便的优点。最后应用上述方法对固体发动机壳体材料APMOC纤维复合材料的损伤刚度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5.
根据同一推进剂不同结构的两种型号发动机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喷管内型面烧蚀对发动机能量影响,提出了在两种烧蚀率相差较大的材料之间镶嵌一种烧蚀率适中的材料,可减少喷管内型面的烧蚀,提高喷管推力效率。  相似文献   
86.
韦然 《贵州航天》1997,(4):63-69
最近在意大利北部城市杜林由美国汽车货运协会(ATA)组织召集了一次有关小客车高性能火花点火式发动机的讨论会。会上有不下三篇论文论述两冲程发动机,其中一篇来自于奥比特发动机公司,另外两篇均来自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这三篇论文对两冲程发动机目前良好的工艺状态进行了描述。奥比特公司的Karl Eisenhauer后来对Cedric Ashley详细阐述了他的论文。  相似文献   
87.
介绍了H 6部件与外扌圭物测力试验的难点 :一是天平的设计载荷极不匹配 ,如机翼天平的滚转力矩是常规天平的 1 0多倍 ;二是模型尾部是船形尾段。采用常规的支撑方式 ,支杆强度太弱 ,试验不安全 ,同时也不利于多台天平的敷线 ,总体方案采用模型尾部与支杆合为一体的结构形式 ,既保证了试验安全又便于多台天平的敷线。天平设计首先保证试验安全 ,用双电桥提高天平的输出。试验结果表明 :总体试验方案正确 ,天平设计合理 ,支撑刚度好 ,测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88.
螺旋桨滑流对飞机绕流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产双涡桨支线飞机发展过程中,曾专门研究过螺旋桨滑流对飞机表面压力分布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基础,从滑流对飞机绕流影响出发,研究了螺旋桨滑流引起飞机气动特性的变化,重点讨论了气动特性变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89.
本文分析了空天飞机空气动力学的特点和计算流体力学在发展空天飞机中的作用,讨论了发展空天飞机对计算流体力学的要求。强调了计算流体力学、地面试验和飞行试验应该相互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这基础上,探讨了利用地面试验对计算程序进行“确认”、“校准”和“鉴定”以及鉴定计算程序对地面试验的要求。本文还从计算方法、外流、进气道流动、喷管流动、燃烧室流动等方面,综述了空天飞机计算流体力学分析的最近进展和尚待解决的问题。最后对发展我国空天飞机计算流体力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