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90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25篇
航天   1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本文简要介绍了潜水艇的特点;在未来海陆空立体战争中,潜水艇可以充当的多种角色;潜艇技术和反潜技术之间的相互矛盾以及相互推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2.
利用FLUENT软件求解定常不可压N-S方程和Realizable κ-ε湍流模型,对设计的鸭式布局地效飞行器在不同高度和迎角下的全机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该鸭式布局地效飞行器的空气动力特性及其流场结构,并探讨了鸭式布局地效飞行器的纵向静稳定性,阐述了S型翼型机翼提高纵向静稳定裕度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该鸭式布局地效飞行器设计具有良好的气动特性及纵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53.
余江 《太空探索》2005,(10):26-27
当第一颗人造卫星从浩瀚无垠的天籁传来清脆响亮的“东方红”之音,当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从遥远的南太平洋送回成功的喜讯.当杨利伟乘着“神舟”在星光闪烁的银河间舞动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当一架架驰骋蓝天的战机、一枚枚呼啸苍穹的战略战术导弹担负起护卫祖国空中长城的使命.全世界部看到了.中国的航空航天技术正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东方的巨龙正以蓬勃的生机向世人展示着进步、文明与强大。  相似文献   
54.
《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2013,(1):F0004-F0004
1.《实验流体力学》(双月刊),是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兼技术刊物。主要传递实验流体力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新信息、新成果和新动态。主要的读者对象是:从事实验流体力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设计、制造与应用的广大科技人员和院校师生。内容包括:进展述评;流体力学实验理论、实验研究及实验技术(包括气动力、热等参数测量。流动显示。测控技术,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计算流体力学的实验验证;工程估算等。  相似文献   
55.
《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2013,(4):F0004-F0004
1.《实验流体力学》(双月刊),是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兼技术刊物。主要传递实验流体力学及其相关领域的新信息、新成果和新动态。主要的读者对象是:从事实验流体力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设计、制造与应用的广大科技人员和院校师生。内容包括:进展述评;流体力学实验理论、实验研究及实验技术(包括气动力、热等参数测量。流动显示。测控技术,数据采集及处理技术);计算流体力学的实验验证;工程估算等。  相似文献   
56.
当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带着耀眼的火光划破苍穹,从太空返回地球表面时,地面的人们不禁会担心,返回舱会被烧坏吗?返回舱里的亲人安全吗?在黑障区(指飞船返回大气层后无线电信号中断的飞行区段,离地80公里到40公里)飞行的几十秒,地面的人们更是会把心提到了嗓子眼。要验证飞船是否会因为受热破坏这个问题,首先需要进行大量的地面防隔热试验。大气层外物体在高速返回地球表面的过程中,由于与空气的剧烈摩擦产生强烈的气动加热,从而会被全部或部分烧毁。  相似文献   
57.
介绍用于近似计算绕三维尖无粘流激波薄层的二层模型。本法以数值确定激波的位置。在计算不同结构形状物体的空气动力特性时能确定气体动力学载荷的近似值。采用这种方法实际上排除了超高速理论中其他已知方法对尖体几何形状所加的约束。  相似文献   
58.
雷建伟  陈迎春 《飞机工程》2001,(2):39-41,73
分析了飞机空气动力特性数据的现行管理体系,阐述了气动数据库的重要性及其功能,供气动数据库的开发与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9.
对地效翼移动地面风洞试验研究中的支架干扰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分析。分别对独立地效翼,带支架的地效翼及独立支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采用可实现的κ-ε模型,通过求解定常不可压N-S方程,得出地效翼及支架周围流场分布情况。对几组计算结果比较分析了支架和地效翼的空气动力及由于干扰引起的空气动力,发现支架与地效翼之间的相互干扰随着地效翼迎角的增大而增强,如果忽略流动干扰造成的空气动力变化,地效翼升力误差很小,但阻力误差相对较大。同时对有干扰下和没有干扰下的流场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支架对翼尖涡流动及绕机翼流动的干扰。翼尖涡在地效翼翼尖附近的发展在0.5犮范围内基本不受支架的干扰;除支架对流场产生干扰外,移动带区域以外的固定地面附近粘性流动也对绕地效翼流动有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风洞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为地效翼风洞试验优化设计和地面效应风洞试验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