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8篇 |
免费 | 151篇 |
国内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752篇 |
航天技术 | 186篇 |
综合类 | 86篇 |
航天 | 4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59篇 |
2021年 | 53篇 |
2020年 | 55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50篇 |
2016年 | 57篇 |
2015年 | 53篇 |
2014年 | 79篇 |
2013年 | 71篇 |
2012年 | 122篇 |
2011年 | 109篇 |
2010年 | 69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53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28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二○○九年
这一年,航天员为国际空间站组装了最后一组太阳电池阵组件,完成了日本"希望"号实验舱外部试验平台和俄罗斯"探索"号实验舱的组装,并更换了一些设备。 相似文献
32.
33.
民族院校图书馆与文科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凤英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107-109
文章从网络教学平台的特点和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民族院校建设文科网络教学平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民族院校图书馆在这一平台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4.
张义龙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131-133
论文分析了桂林市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平台在共建共享机制、自建数据库、联合目录、知识产权保护和分布式信息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指出了桂林市工程技术文献信息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立文献资源、专家、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三位一体"的、主动的文献信息服务模式,构建先进的知识服务体系等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5.
某无人机光电平台隔振设计及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载光电平台的稳定性和跟踪精度受振动扰动的影响十分敏感,为了提高平台任务载荷的成像品质,需要通过合理的隔振设计对光电平台的振动环境加以改善。文章以某无人机吊舱平台为背景,结合被动隔振理论及被动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给出光电平台隔振设计的技术思想及具体的隔振方案,并通过振动试验对隔振设计的效果进行了检验。试验结果表明,隔振系统内部测点的加速度均方根与外部测点的相比减小了60%,说明了隔振设计的减振效力,进而验证了隔振方案的合理性,为更深入的机载隔振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6.
利用VMware实现双机热备DMHS-M转报系统实验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民航山西空管分局有2008年安装使用北京航管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DMHS-M转报转报系统以来,系统的实际操作培训一直是薄弱环节,利用VMware搭建DMHS-M仿真转报系统作为实验平台进行学习是很有效的培训手段,同时高仿真系统可对系统故障进行重现和推 相似文献
37.
每一次航天发射都是梦想与激情的释放,而搭载活动则将梦想、激情与具体的人紧紧相连。作为中国首个空间试验平台,天宫一号的发射吸引了无数关注的目光。本篇为您撷取围绕天宫一号开展的部分搭载活动情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8.
根据新一代武器系统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结合靶场试验地特点,提出了建立海上靶场独立的软件测试评估系统,测试和评估我海军新一代武器系统的作战软件的构想,它的实现将为武器系统的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9.
针对大口径高分辨率相机对卫星平台结构、安装包络、振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微振动隔离技术的平台载荷一体化设计与分析方法。通过在卫星平台与载荷安装基板之间的一体化结构中增加柔性连接单元,利用系统刚度和能量耦合的原理对一体化结构平台的系统性能进行设计和仿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平台载荷一体化结构地面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基于微振动隔离技术的平台载荷一体化设计在满足载荷安装要求的同时,还能够将卫星平台传递至载荷基板的振动响应衰减80%以上,从而有效地确保载荷的主要性能。 相似文献
40.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协同设计工程实际需求,围绕研制数据高效流转与协同,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跨地域、跨专业特点,提出了协同设计平台框架。针对协同平台中的5项关键技术,给出了相应解决途径。基于PLM系统构建协同环境,建立统一编码,整合研制过程中的标准件、原材料等共性基础数据;通过基于MBD的三维结构设计,采用MBSE理念,以模型为载体升级发动机设计流程;采用线上IPT模式提升产品设计效率,同时实现全过程数据记录知识累积。采用BOM结构组织和展示不同设计阶段形成的数据;基于Hadoop平台分布式数据存储模式,实现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综合管理。通过工程实践验证表明,构建的协同平台实现了基于数字化模型的设计工艺定制化协同,科研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整合和多维度监控,促进了业务流程持续优化和研制效率不断提升,支撑发动机研制模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