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104篇
航空   904篇
航天技术   161篇
综合类   122篇
航天   31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62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82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991.
由搭载方式发射的小卫星,通常需要变轨才能进入自己的工作轨道。这种变轨一般由小推力发动机执行,传统的冲量变轨方法存在较大局限性。文章研究了在小推力作用下,小卫星由椭圆停泊轨道进入共面圆工作轨道的点火信息求解方法;给出对地定向三轴稳定模式下和俯仰角偏置三轴稳定模式下的变轨控制仿真结果;提供了对任务设计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2.
设A为n×n复矩阵。若对所有n维复向量X都有Re(x~HAx)≥0,则称A为半正定矩阵;又若对所有非零的n维复向量x都有Re(x~HAx)>0,则称A为正定矩阵。 本文研究了复矩阵的正定性及其应用,给出了复矩阵正定的几个充分必要条件,指出了复正定矩阵和稳定矩阵之间的关系,并利用复正定矩阵的性质,给出了稳定矩阵的四种等价的说法,讨论了两个复正定矩阵的Kronecker积的正定性。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复广义正定矩阵。  相似文献   
993.
本文讨论了实正定矩阵,得到了一些新的结果。此外,本文还给出了一个判定矩阵正定性的算法。  相似文献   
994.
本文导出了正交对称铺层多层圆底扁薄球壳在均布载荷作用下非线性稳定问题的基本方程,用修正迭代法求解,给出了解析表达式,並绘制了载荷-中心挠度曲线,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可供工程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95.
P I控制器常用于主动队列管理中,但参数整定上的试凑法具有盲目性,算法的瞬态性能也不够理想。本文针对TCP网络系统的时滞特性,设计基于内模补偿控制器,提出了基于幅值与相位稳定裕度的控制参数整定方法。仿真实验表明,与P I算法相比较,该方法设计的控制器的稳定性与鲁棒性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6.
陈传信 《推进技术》1990,11(1):49-53,83
本文根据多年在导弹试验工作中发现的SFM-3双基药贮存“变质”现象及该装药的实际贮存条件,从实验与机理上进行了分析探讨,并通过对“变质”药柱理化分析与燃速、静止试验的数据进行了综合整理,分析了“变质”对装药性能的影响,得出了使用意见.本文还对装药的贮存使用和密封包装提出了有益建议,对SFM-3双基药柱的贮存与使用有实际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7.
通过分析及试验,研究了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周向测点布置与掺混孔间的相对位置对出口平均温度、出口周向及径向温度分布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渗拽孔正下游及相邻掺混孔正中间位置、分别安排一个周向测点,能准确地测出出口温度场;(2)在相邻两掺混孔间,距每个(或某个)掺混孔中心平面横向距离为1/4孔间距位置,分别安排一个(或仅安排一个)周向测点,能获得准确的出口平均温度及出口径向温度分布。但不一定能获得准确的周向温度分布;(3)仅在每个掺混孔正下游或仅在相邻两掺混孔正中间位置,安排一个周向测点,均不能获得准确的温度场测量数据。  相似文献   
998.
每年6月、7月是山东降雹较频繁的月份,这种强对流天气对飞行的影响较大,对1999年6月13日一次降雹过程的分析,发现:500hpa,700hpa,850hpa上东北冷涡的前倾槽与地面气旋式冷暖锋的合理配置是形成这次冰雹的天气形势;冰雹前几日连续几天出现的逆温层对这次降雹储存在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低空急流为这次冰雹提供大量不稳定能量和水汽;高低空急流的有效配置使辐合上升运动加剧;低层大气的暖湿平流与高空槽后冷空气的上下叠加是产生这次冰雹的动力机制,同时找到发生冰雹前后的简易物理量特征,发现经过衰减增益后的雷达回波具有明显的冰雹云回波特征。  相似文献   
999.
研究自动着陆过程中的非最小相位飞机对象的轨迹精确输出跟踪问题.分析了自动着陆过程的特点,采用稳定逆控制方法并结合反馈控制器设计了大型运输机的自动着陆控制律.稳定逆根据对象模型产生期望控制输入和期望状态轨迹,反馈控制器处理飞机对象参数不确定性及外界干扰.基于飞机对象的相对阶,设计了满足舒适性的光滑进场着陆期望轨迹.仿真结果表明,自动着陆控制律具有精确跟踪能力,自动着陆过程满足美国联邦航空局III类精密进场着陆要求,并且飞机内部动态稳定有界.  相似文献   
1000.
为深入探究失速点变化机理,采用实验方法探究了三种不同周向畸变强度的进气边界对压气机失稳演化的影响机理。在试验过程中,通过增加动态测试点以测量转子叶尖的静压和静子尾缘的总压,并在压气机出口容腔内增加测点以检测系统响应。结果表明,当进口存在周向畸变时,失稳点流量的减小是由于压气机的失稳演化过程从局部喘振转变成了突尖波。在均匀进气时,该压气机失速演化过程为局部喘振,扰动以低频轴对称的形式出现在静子叶根区域。当进口存在周向畸变时,静子叶根处仍会出现不稳定低频扰动,但由于周向畸变的存在使其不再具备轴对称性,因此该低频扰动无法进一步发展,最终由于转子叶尖出现了突尖波导致压气机失稳。本研究主要结论为周向进气畸变可以通过改变压气机失速过程进而影响压气机失速点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