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篇
  免费   155篇
  国内免费   79篇
航空   597篇
航天技术   113篇
综合类   82篇
航天   251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跨声速风扇的弯、掠三维设计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某小型跨声速单级轴流风扇为平台,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并探讨了弯、掠三维设计技术对具有较高负荷的跨声速轴流压气机性能改善所起到的作用和抑制流动损失增加的机理.分别探讨了在动叶上半叶高和静叶端区采用不同的弯、掠形式对风扇设计点以及等转速线上的小流量工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叶上半叶高采用反弯设计能够有效改变动叶端区压力梯度,减少泄漏流在出口压力面侧的堆积,增加动叶顶部的通流能力.静叶端区采用前缘反弯和尾缘正弯的复合弯、扭技术,同时实现了端区增容和控制二次流发展的目的,随着流量的减小,弯、扭设计静叶更好地控制住了端区二次流的恶化,端区损失增长明显较直叶片缓慢,风扇的稳定工作范围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92.
径向进气总压畸变对压气机气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屠宝锋  胡骏 《推进技术》2012,33(2):167-173
为揭示径向进气总压畸变对压气机气动稳定性影响的物理机制,分别开展了尖部和根部进气总压畸变对压气机稳定边界以及动态失速过程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均匀进气时,压气机在叶尖区域首先形成失速团;径向总压畸变会引起气流参数的径向分布发生变化,其中尖部进气总压畸变会增加叶尖区域的攻角,导致压气机失速提前,而根部进气总压畸变则会改善叶尖区域的流场,降低攻角,使压气机失速延迟;气流参数径向分布变化也会影响动态失速过程中模态波扰动和失速团的三维扩散过程。  相似文献   
993.
本文简要介绍了稳定回路工作原理,给出了采用TMS320F2812构建的数字稳定回路设计方案,并根据系统指标要求设计了校正网络传递函数。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稳定回路能满足系统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994.
介绍了一种三轴气浮陀螺稳定平台地面测试用电子模拟器的设计方法。针对气浮平台地面测试的应用特点进行数学建模,采用以单片机为核心进行模拟器综合设计,解决了气浮平台地面测试过程中各种输出信号的实时模拟问题。实际应用表明:这种电子模拟器具有使用方便、稳定性好、寿命长的特点,能够代替气浮平台参与系统综合测试,不仅减少了平台使用寿命的消耗,而且显著降低了系统测试过程中故障复现与排除试验的风险。  相似文献   
995.
为实现遥感卫星的高精度指向能力,对遥感卫星星上常用执行机构控制力矩陀螺扰动及性能指标评定进行了研究。首先,充分考虑小型控制力矩陀螺的静动不平衡量以及框架轴的安装误差,根据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了完整的星载小型控制力矩陀螺的动力学模型,并对所建立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其次,将含有扰动特性的小型控制力矩陀螺应用到星上,建立了整星动力学模型,并选用合适的框架伺服控制系统和转子伺服控制系统,完成整星的姿态稳定控制任务;最后,采用数值仿真的方式分析了陀螺转子静动不平衡因素以及框架角测量误差对星体姿态精度和稳定度带来的影响。结合任务要求,对小型控制力矩陀螺设计提出静动不平衡量等指标要求,以期使其满足星上光学有效载荷的成像要求。  相似文献   
996.
针对"三正交加斜装"反作用轮系统中某两个本体轴上的飞轮失效的欠驱动情况,研究了航天器的姿态控制问题.在系统初始角动量为零的条件下,设计分段解耦控制律,实现了姿态稳定.采用欧拉角描述法建立了欠驱动航天器的姿态动力学方程和运动学方程.在系统初始角动量为零的条件下,通过分析方程的解耦特性,设计了分段解耦控制律.该方法经过6次机动控制,可实现姿态稳定.数值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7.
超小型无人机光电稳定平台照准架的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小型稳定平台照准架是保证平台指标精度实现的关键结构件。为了减小稳定平台照准架的质量和体积,对其结构形式和受力情况进行了研究,采用NX/N astran软件对照准架结构进行了仿真分析,依据结果对照准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使照准架的质量减小到88 g,占其质量的30%,有利于稳定平台轻量化设计。对优化后的照准架进行了模态分析和热分析。模态分析显示,照准架主体一阶频率为415 H z;热分析显示,照准架在120°C温差作用下变形大小为0.083 mm,满足飞机总体性能指标的要求。最后通过对稳定精度和测角精度的检测以及振动和高低温试验及外场飞行试验,验证了仿真分析的正确性,表明对照准架的优化设计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98.
文章研究椭圆轨道下绳系卫星的稳定释放与回收控制问题。首先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获得椭圆轨道下系绳释放和回收的速率控制律及稳定性条件,然后提出一套能使系绳沿期望俯仰角进行渐近稳定释放和回收控制的方法。指出存在一个轨道区间,可以实现对通常不稳定的回收过程进行稳定回收,进而提出分区间和分段回收策略以优化回收控制效果。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对所提出的控制律、稳定条件及控制策略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999.
王丽英  张友安 《宇航学报》2012,33(11):1586-1592
针对具有过程约束和终端状态约束的高超声速飞行器再入制导问题,给出了一种固定采样非线性实时最优制导算法,该算法通过连续在线计算开环最优控制的方式提供闭环反馈,避免了内环跟踪控制器的设计过程。利用通用伪谱优化软件包实现多约束非线性系统最优控制问题的在线求解。在考虑计算误差、预报误差、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和干扰的情况下,对采用该算法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有界稳定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证明。仿真结果表明,该实时最优制导算法能有效地抑制飞行过程中不确定性和扰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00.
众眼看宇宙     
易轩 《航天》2012,(2):62-63
这张由美国航宇局“机遇号”火星车拍摄的火星地表最新照片中,从左上一直延伸到右下的沟纹状地貌,称为“霍姆斯特克”。它是一片迥异于周边地形的薄岩脉,和地球上的岩脉非常相像,让人一眼望去就能联想到这是洪水流过后的痕迹。事实可能确实如此。霍姆斯特克岩脉也富含钙与硫,就像地球上的矿泉岩石一样,为火星有水存在提供了最新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