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124篇
航天技术   76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25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71.
扫描波束缝隙阵列天线是一种相控阵天线,采用寄生振子实现波导缝隙天线的圆极化辐射,全金属结构可以承受恶劣的温度环境。每副天线可实现±45°一维扫描,两副天线组阵再辅以卫星自旋,可以实现全空间覆盖。此天线的优点是扫描范围宽、重量轻、结构紧凑和能在极端温度下工作。文章介绍了该天线的技术特点、方案设计和仿真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72.
基于频域LMS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分析传统自适应波束形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频域最小均方(LMS)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先对输入信号进行FFT变换,再通过LMS算法实现了频域上自适应波束形成。FFT变换后信号为稀疏矩阵,自相关下降,LMS算法收敛速度提高;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收敛速度较快、性能较好,且计算量较少,易于实时实现,而且文章提出的波束形成算法对相干信源具有鲁棒性。  相似文献   
173.
方位扫描SAR区域成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岱寅  朱兆达 《航空学报》2005,26(2):208-213
研究在SAR区域成像中,通过天线波束方位扫描扩大成像区方位宽度的机理以及信号处理方法。首先描述天线波束扫描的几何关系,推导出为达到要求的成像分辨率以及成像区方位宽度所需的天线波束扫描角速度和扫描角度的计算公式。分析了成像区位置与载机航迹的几何关系。然后讨论方位扫描SAR区域成像信号处理方法,并给出系统点目标响应仿真结果。最后,用试飞实测数据成像做了验证。  相似文献   
174.
这篇综述文章概述了针对地面、舰船、飞机和空间应用的无源、有源双极型和单片式微波集成电路(MMIC)相控阵近期的发展和未来的趋势。文章论及THAAD(以前是GBR)、欧洲COBRA和以色列的BMD雷达天线;荷兰舰载APAR;机载的有美国F-22、欧洲AMSAR、瑞典AESA、日本FSX和以色列Phalcon;Iridium(轨道上66颗卫星共198个天线)和Globalstar MMIC星载天线;Thomson-CSF晶片集成94GHz导引头天线;数字波束形成;行和列铁氧体电扫描;通讯和雷达的光电扫描;通信、雷达、电子对抗(ESM)和ESM的MMIC C波段至Ku波段的高级共享孔径计划(ASAP)天线系统;以及连续横向短线(CTS)可变电压介质(VVD)天线。  相似文献   
175.
低轨通信卫星天线系统多波束形成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低轨通信卫星星载天线阵的多波束形成中的阵列天线结构、射频通道一致性校正,以及数字波束成形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天线的辐射单元和阵列结构设计,根据通道接收机结构用幅相一致性模块校正通道幅相失配,通过遗传算法确定数字多波束成形网络的加权系数。研究对多波束样机研制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6.
波束指向同步是主星带伴随分布式小卫星雷达系统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主星为补偿多普勒频移而进行的姿态导引会导致地面目标点相对位置漂移,针对这一现象,伴随分布式小卫星应进行姿态控制与主星协同,为保证姿态控制器在外界扰动和参数不确定情况下有效工作,分别设计了自适应姿态机动控制律和姿态跟踪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姿态控制器可以有效实现姿态机动和跟踪,控制精度能够满足波束指向同步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7.
在电磁干扰的环境下,经典的合成孔径雷达(SAR)的成像和地面动日标检测算法的性能将会变差甚至失效,因此研究存在干扰时的高效可行的SAR动目标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提出一种将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和杂波抑制干涉(CSI)技术相结合的阵列天线动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消除干扰,然后用CSI方法抑制地杂波并实现运动目标的检测.同时,采用不等间距偏置相位中心天线(DPCA)技术,消除了盲速区.从SAR天线结构和空间几何模型人手,详细分析了干扰抑制原理、杂波抑制和动目标检测原理并给出了其实现框图.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8.
基于线性预测和空间平滑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虚拟阵元扩展和协方差矩阵解相干提出了一种相干信号环境下的自适应波束形成方法,与经典的前后向空间平滑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相比,它不仅实现了协方差矩阵解相干,而且没有损失阵列孔径和增益,同时得到更高的输出信干噪比(SINR).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9.
文章叙述了一种用于偏馈方案的关节式天线指向机构;描述了该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机械运动学特性等,详细分析了机构转动关节和地面波束覆盖区域任意经纬度间的关系;最后通过Matlab仿真,实现了通过星下点的地面任意两点的波束指向改变,并作出了仿真曲线。  相似文献   
180.
针对目前结构优化设计方法未考虑参数随机性的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和序列二次规划法的结构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将结构产品的质量特性作为优化目标,性能函数的可靠度指标作为约束条件,建立稳健性优化设计模型.利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计算其性能函数的可靠度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进行迭代计算,得出最优设计结果.最后,将某型导引头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