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5篇
  免费   162篇
  国内免费   62篇
航空   494篇
航天技术   53篇
综合类   72篇
航天   10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691.
本文是对航空发动机模拟试验台中的丝网分离器进行修改设计和试验工作的总结。着重叙述影响气水分离效率的重要参数——气流速度 V_D 的选择以及在结构上所做的改进,用试验方法验证设计达到了预期目的,并录取了分离效率与过网气速的关系曲线。  相似文献   
692.
693.
TIG焊接30CrMnSiA钢反向喷管座时,O_2、CO_2、H_2O及它们的分解物,都能对高温金属起氧化作用。溶解在金属中的氧与碳作用生成CO,形成氧气孔。氮在氧化气氛中被吸收与NO的形成有关。NO的平衡浓度与空气中氧与氮的比例及温度有关。该钢种由于小冶金产生的氮气析出很小,空气中的氮是促使焊缝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之一。当被焊金属与大气接触的表面积增大、或电弧气氛中氢分压升高时,焊缝主要产生氢气孔。在保证焊缝冶金需要的前提下,克服上述气孔最好的办法是完善高温电弧区的惰气保护。从生产实践中排除焊接故障经验的图例,可演绎出较理想的反向喷管座的接头型式。  相似文献   
694.
Effect of dilution hol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triple swirler combustor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 triple swirler combustor is considered to be a promising solution for future high temperature rise combustors. The present paper aims to study dilution holes including primary dilution holes and secondary dilution hol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triple swirler combustor.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are conducted at different inlet airflow velocities(40–70 m/s) and combustor overall fuel–air ratio with fixed inlet airflow temperature(473 K) and atmospheric pressur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ignition is very difficult with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high ignition fuel–air ratio when the primary dilution holes are located 0.6H(where H is the liner dome height)downstream the dome, while the other four cases have almost the same ignition performance. The position of primary dilution holes has an effect on lean blowout stability and has a large influence on combustion efficiency. The combustion efficiency is the highest when the primary dilution holes are placed 0.9H downstream the dome among the five different locations.For the secondary dilution holes, the pattern factor of Design A is better than that of Design B.  相似文献   
695.
反射激波作用下两种重气柱界面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平方形激波管中对两种无膜重气柱界面(分别是SF6和氩气)在反射激波作用下的不稳定性发展进行了实验研究。气柱界面采用射流技术形成,实验采用连续激光片光源照射流场,乙二醇作为示踪粒子,并用高速摄像机对流场进行拍摄,获得了入射激波以及反射激波共同作用下,两种不同气柱界面的演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气柱的Atwood数不同,界面演化速率不同,反射激波到达前后的界面形态不同。SF6气柱在入射激波作用下会产生两个比较明显的反向的涡环结构,而氩气柱界面上由于产生的涡量较少,涡环结构并不明显。在反射激波作用下,SF6气柱界面会出现明显的次级涡对,而且次级涡对的旋转方向与初始涡环结构的旋转方向相反。对于氩气柱而言,在反射激波作用下虽然也产生了与初始涡环方向相反的次级涡对,但次级涡对始终未充分发展。这是因为反射激波作用时氩气柱界面的Atwood数较小导致氩气柱界面上产生的反向涡量较少。实验结果充分表明了气体Atwood数对界面不稳定性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6.
基于EEMD气液两相流差压信号时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气液两相流流动过程的动态特性,采用V形内锥作为测量装置,通过高频差压变送器获得不同流型下的动态信号,提出了一种基于总体平均经验模式分解(EEMD)的气液两相流时频分析方法。通过对不同流型下的气液两相流的差压信号进行分析,研究了气液两相流的流动机理,为气液两相流流型及流量的准确测量奠定理论基础。分析发现EEMD的抗混分解能力很好,可以准确地提取两相流差压信号的频率成分及其时变情况,为今后两相流的识别提供理论基础,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97.
有机基团改性SiO2 气凝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有机基团改性SiO2 气凝胶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重点评述了接枝法和引入法改性SiO2气凝胶的原理、方法及材料性能特点,并对改性SiO2 气凝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98.
为了全面认识气液针栓喷注器破碎过程,采用网格自适应加密技术、CLSVOF(coupled level-set and volume-of-fluid method)方法和SBES(stress-blended eddy simulation)湍流方法对气液针栓喷注器液束撞击气膜破碎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获得了液束破碎过程的...  相似文献   
699.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新型“艾普西龙”小型固体运载火箭9月14日在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进行了首次发射,将“行星分光观测卫星”(SPRINT-A,由“大气相互作用认识行星分光观测卫星”英文缩写而来)送入地球轨道。这是内之浦宇宙空间观测所2006年以来的首次航天发射。该设施1962年建立,原称鹿儿岛航天中心,近年来主要用于发射探空火箭。日本1970年的首次航天发射就是从这里进行的。日H-2A和H-2B火箭从内之浦南部的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  相似文献   
700.
以轻质化为前提,基于烧蚀防热借助于溶胶-凝胶技术制备出低密度防热/隔热/隐身一体化复合材料(HRC),有效地融合了烧蚀防热、高效隔热和宽频雷达隐身的功能。实验结果表明,多壁碳纳米管(MWNT)吸波剂均匀分散在杂化酚醛气凝胶骨架中,随着添加量的增加,HRC材料平均孔径减小,力学强度得到显著提升,添加5.0wt%MWNT的HRC与未添加相比压缩模量提高1.8倍。同时,MWNT的引入显著增加了HRC的雷达吸波性能,在4 ~ 18 GHz内反射率<-8 dB。地面风洞考核中,HRC表现出优异的防隔热性能,最高表面温度达到1 700 ℃左右,经过400 s烧蚀后最大背面温升(20 mm)仅为153℃,近零体积烧蚀,烧蚀后仍保持着优异的宽频雷达吸波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