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616篇 |
免费 | 1304篇 |
国内免费 | 445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3773篇 |
航天技术 | 749篇 |
综合类 | 537篇 |
航天 | 130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61篇 |
2024年 | 112篇 |
2023年 | 163篇 |
2022年 | 191篇 |
2021年 | 215篇 |
2020年 | 221篇 |
2019年 | 187篇 |
2018年 | 152篇 |
2017年 | 160篇 |
2016年 | 183篇 |
2015年 | 187篇 |
2014年 | 260篇 |
2013年 | 226篇 |
2012年 | 255篇 |
2011年 | 310篇 |
2010年 | 251篇 |
2009年 | 286篇 |
2008年 | 296篇 |
2007年 | 352篇 |
2006年 | 241篇 |
2005年 | 284篇 |
2004年 | 222篇 |
2003年 | 184篇 |
2002年 | 182篇 |
2001年 | 239篇 |
2000年 | 123篇 |
1999年 | 89篇 |
1998年 | 119篇 |
1997年 | 83篇 |
1996年 | 80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49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18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4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91.
692.
流动稳定性及转捩是高超声速流动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近年来在理论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在工程应用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本文回顾了近年来高超声速流动稳定性及转捩在工程应用研究的若干进展,介绍了流动稳定性在复杂外形流、非平行流、局部突变流、强三维流方面的工程化拓展研究,总结了转捩预测eN方法在感受性、积分方法、转捩判据、软件开发方面的工程化研究进展;结合风洞试验、弹道靶试验、飞行试验,对零迎角锥、椭圆锥、小迎角锥和大迎角锥的典型案例进行了应用;展望了高超声速流动稳定性和转捩在工程应用的未来。 相似文献
693.
航空发动机的喘振是比较普遍又十分严重的问题。现代的航空发动机大多配备了防喘系统,该系统的作用是在发动机即将产生喘振时,改变发动机的工作状态从而防止喘振的产生。通过安装在发动机不同部位的压力传感器将压力信号传输到计算机,计算机根据其参数计算判断出发动机所处的状态。当安装在发动机不同部位的压力传感器测到的脉动压力与稳态压力的比值超过一定数值时,表明发动机即将产生喘振,此时系统将给飞行员报警,同时由机载计算机控制产生一系列动作来防止喘振的产生。 相似文献
694.
695.
696.
按工程生产工艺要求,制得hydroxyl terminated polybutadiene (HTPB)固化胶片,通过控制试验环境温度(-50、-35、-20、0、20、35℃),得到了基于Prony级数形式的具有不同松弛特性的复合基体材料的松弛行为描述,为细观模型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参数。随后基于分子动力学方法,结合具有内聚本构的黏接单元,建立了推进剂的细观计算模型。为验证所建数值模型的准确性,对固体推进剂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宏观松弛力学试验,将仿真结果与试验数值的对比,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相差在20%范围之内。最后对具有不同随机分布及不同基体松弛特性的推进剂细观模型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表明:颗粒随机性不影响推进剂的宏观力学行为,而基体松弛特性显著影响固体推进剂的宏观力学性能,基体松弛特性获取环境温度与推进剂的宏观初始模量、延伸率以及强度均呈指数型关系。 相似文献
697.
698.
为提高方位俯仰型船载天线伺服系统的船摇隔离度,稳定环是常采用的策略,但是选择传统的PID(Proportional Integral Derivative,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针对该问题,提出了PID+积分+滞后校正环节作为稳定环调节器的具体实现形式。另外,通过对伺服系统内各环路带宽及响应速度的分析,将稳定环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作为参数调节依据。上述设计完成后,在实际系统中添加周期10s,幅值8°的正弦波信号模拟船摇扰动,此时添加稳定环后,方位轴的船摇隔离度提高了6dB,俯仰轴的船摇隔离度提高了13dB。这表明,采用PID+积分+滞后校正环节作为稳定环调节器的设计形式是正确且简单有效的。 相似文献
699.
当高超声速风洞自由飞试验的测量数据被有色噪声污染时,传统的Cramér-Rao界作为参数估计准度的度量往往过于乐观。文本采用一种修正协方差方法来处理传统的最大似然估计的残差,以便计算出有色残差情况下精确的Cramér-Rao下界,对辨识参数结果进行不确定度评价。以10°半锥角尖锥模型为例,通过大量的Monte Carlo仿真试验和风洞试验验证了修正协方差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风洞试验测量存在有色噪声情况下,修正协方差方法给出的标准差均值约为传统的Cramér-Rao界方法给出的标准差的3~5倍,与参数估计的统计标准差一致,客观反映了参数辨识结果的精准度。
相似文献700.
基于分频段加权的加速振动试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动环境工程研究现行采用的加速试验方法中,都只考虑了加速因子与频率无关这种情形,这不仅提高了试验设备的推力要求,也增加了位移指标要求。文章提出了一种分频段加权的加速振动试验方法,即通过对低频段加速因子的权重的优化设计,实现较小的位移指标要求,且疲劳损伤累积等效。给出了基于Dirlik方法和TB方法疲劳损伤等效的加速试验设计方法和工程实现流程。针对该方法开展了应用实例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疲劳损伤等效的前提下,显著降低了振动台的位移,且推力基本维持不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