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60篇
航空   203篇
航天技术   61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51.
介绍了弹射加速度激光多普勒校准装置改造的内容,分析了改造后的新校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52.
加速度反馈的隐式动态逆鲁棒非线性控制律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常规显式非线性动态逆(NDI)控制鲁棒性差的问题,综合隐式动态逆和奇异摄动分层设计,引入状态速率(导数)反馈和操纵面的当前位置信号反馈,设计了隐式增量形式的动态逆控制律。控制律中不显含基于标称模型的非线性直接状态反馈,不需要完整的飞机气动力模型,降低了控制律对于模型的敏感度。利用过载测量信号,采用几何的方法,构建了角加速度信号,对于其他状态速率信号,基于飞机动力学方程,以代数计算的方法求解得到。控制律结构简单,当飞机存在外形损伤、舵面失效或传感器失效时,能够迅速实现测量信号的隔离、反馈信号的重建和控制的重新分配和控制律重构。针对某飞机进行控制律设计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存在气动力摄动的情况下,控制律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353.
对矩形截面涡旋微槽试件在过载加速度环境下的传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所用工质为体积分数为30%的乙二醇水溶液,并由离心式恒加速度试验机为试件提供离心力来模拟所需的过载加速度环境.通过实验对不同工质流量、不同加热功率下的涡旋微槽在不同加速度条件下的传热性能进行了考察,分析了加速度环境对其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速度方向对其传热特性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且Dean数越大,涡旋微槽适应过载加速度对其传热特性的影响的能力则越强.   相似文献   
354.
高超声速飞行器加速度导数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Etkin的非定常气动力模型基础上,采用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描述飞行器的非定常强迫沉浮振动流场,采用空间二阶精度的NND格式和"双时间"时间离散法进行数值求解,研究飞行器加速度导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并给出了返回舱外形和HBS(Hyper Ballistic Shape)标模外形的加速度导数、旋转导数和俯仰阻尼导数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相似文献   
355.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故障查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提出了判断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故障的流程,并对故障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可为有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6.
吴宏  王蛟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9):1928-1934
基于多松弛格子Boltzmann方法的大涡模拟对雷诺数为194,旋转数从0~5.0的旋转槽道湍流进行数值模拟.采用动态亚格子应力模型模化滤波后的不封闭项,修正二阶矩作用力模型计算压力梯度、哥氏力.对平均速度、均方根脉动速度、雷诺应力以及湍流结构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哥氏力使流场平均速度呈现不对称性:在压力面,随着旋转数的增加,湍流度增强;而在吸力面湍流脉动减弱,具有层流化的趋势.将格子Boltzmann模型与直接数值模拟求解进行对比,结果验证了格子Boltzmann方法在旋转湍流模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57.
柔性变后掠飞行器非定常气动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柔性变后掠飞行器变形过程中的非定常气动力,对柔性变后掠飞行器进行了非定常数值仿真。首先分析了柔性变后掠飞行器在特定后掠角下的定常气动特性,接着选用三种变后掠周期进行了非定常计算,分析了不同变后掠速度对飞行器气动特性的影响,以及定常与非定常气动特性的差别,并研究了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柔性变后掠飞行器通过后掠角的改变可以使实时气动性能达到最优;不同变后掠速度引起的气动力差异不大;定常气动力与非定常气动力最大差异不超过7%,其差异主要是由于机翼上气动力的差异引起;非定常计算的升力、阻力系数大于定常结果,俯仰力矩系数与定常计算值差异不大。非定常气动力的产生机理是由于机翼的附加速度所引起的,与流场迟滞无关。总体上看,攻角小于14°时,小后掠可以取得较大的升力、阻力系数;大于14°攻角,大后掠的升力、阻力系数较大;所有后掠角均在4°攻角处取得最大升阻比且小后掠角的升阻比较大;当升力系数小于1.28时,小后掠角产生较小的阻力系数,超过这一数值,大后掠角的阻力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358.
金属壳固体波动陀螺是利用驻波的进动特性来敏感输入角速率的一种新型 壳体振动陀螺,具有结构简单、功耗低、抗冲击性强、稳定性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 中低精度角速度测量领域。针对金属壳固体波动陀螺信号提取方法进行研究,在分析其 工作原理和基本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利用四回路控制方法, 进行角速度解算。首 先,通过激励电极和反馈电极对振子振动特性进行控制;其次,通过阻尼电极和检测电 极抑制振子振型偏移;最后,根据阻尼控制力解算出输入角速度。通过仿真计算,给出 了角速度解算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59.
为了满足某改造项目的卧式铺放机大惯量主轴精密驱动、主轴与铺放各轴的精密联动插补需求,采用双驱结构来提高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和跟踪精度.选用UMAC运动控制器连接西门子611U模块组成"IPC+运动控制器"的开放式数控系统.  相似文献   
360.
为了研究运输类飞机货舱地板下部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吸能特性,选取三框两段典型货舱地板下部结构试验件开展落重冲击试验,即质量为478.5 kg的落重以3.95 m/s的速度垂直冲击倒置并固定在测力平台上的试验件,分析试验件失效模式及动态响应,同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与试验结果相关性分析及吸能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在此种工况的冲击载荷作用下,中间支撑件发生由32框面向34框面方向的弯曲,并带动机身框发生同向弯曲和扭转,从而导致C型支撑件发生与中间支撑件相反方向的弯曲变形,并最终在机身框与C型支撑件的连接处形成两处塑性铰;紧固件失效以位于中间支撑件附近区域的长桁和剪切角片连接处的22个扁圆头铆钉发生剪切失效为主;试验初始加速度峰值和初始撞击力峰值分别为25.1g和173 kN。仿真与试验获得的结构变形模式吻合较好,仿真获得的最大压缩量与试验结果24.3 mm相差3.7%,仿真获得的压板上初始加速度峰值与试验结果25.1g相差4%。通过仿真分析发现机身框和中间支撑件是主要的吸能部件,吸能贡献分别占总吸能的32.1%和30.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