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5篇
航空   617篇
航天技术   315篇
综合类   87篇
航天   53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225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中国航天》2012,(6):10-10
长征五号亚洲最高93米全箭振动塔封顶日前,经过14个小时的连续施工,高达93米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天津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基地标志性建筑——长征五号全箭振动试验塔正式封顶。  相似文献   
82.
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性科技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将服从和服务于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满足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需求为目的,把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的需求放在首位,力求发挥更大的作用。整个工程规划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选择有限目标,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力求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循序渐进,持续发展,为深空探测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3.
钱学森,一个在中国科技创新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名字。半个世纪前。这个名字代表着挺直中国人国防脊梁的拳拳爱国情;近年来。这个名字又宣示了中国空间技术探索的新开始。  相似文献   
84.
《国际太空》2013,(11):73-74
《国际太空》和《卫星应用》杂志均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主管、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所属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指导类月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和《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杂志面向航天系统部门、主管政府部门的领导、行业专家和相关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广泛发行。  相似文献   
85.
2012年11月9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2012年航天数字化制造技术交流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交流会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运载器数字化制造技术中心主办,首都航天机械公司承办。集团公司杨海成总工程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王国庆副院长、质量技术部李京苑部长,首都航天机械公司张为民总经理出席了会议。会议还邀请到中  相似文献   
86.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7月,在中国科学院原电子学研究所、原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原光电研究院基础上整合组建而成,是目前中科院系统内科研人员数量和承担任务经费体量最大的院所。导航系统部是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下设的二级研究部门,也是中国科学院导航总体部和二代导航专项学术交流中心的依托运行部门,人员规模(含研究生)达400余人,持续承担二代导航专项系统建设、“北斗星动能”科技示范工程、空间天气影响评估、时空信息、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重大科技任务。  相似文献   
87.
88.
<正>2009年12月20日,由人民网和《中国经济周刊》联合主办的"共和国60年经济盛典系列评选"活动的颁奖仪式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荣膺最高奖项——"2009年度人民社会  相似文献   
89.
新生     
几十亿个地球年后,人类的科技发展接近巅峰,但是——"长官,这是资料。"助理桑比递给座位上的老者。老者头发虽已花白,但那双眼睛却幽暗深邃,闪着睿智的光芒。老人并不接手,而是淡淡地  相似文献   
90.
西方修辞学“以人为本”,在研究和实践中都强调人的作用,以修辞为手段,寻找“最佳”的劝说方法,认为修辞的目的并不是写说者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听读者之上,而是进行沟通、合作,达到同一。本文借鉴西方修辞学理论来指导国际商务信函写作,旨在指导写出有效、说服力强的信函,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