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1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121篇
航空   600篇
航天技术   319篇
综合类   114篇
航天   53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满足卫星合同的要求,德国卫星和火箭部件制造商OHB技术公司大批招收新员工的工作在暂停3个月后已重新恢复。这家公司过去两年业务增长非常快,其合同主要来自欧洲政府机构。OHB是欧盟和欧空局“伽利略”卫星导航项目下一批14颗卫星的主承包商,在欧空局和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包括6颗卫星的“第三代气象卫星”计划上也承担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2.
杨庶 《航空学报》2023,(S1):77-89
针对直升机飞-发一体化控制和边界保护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投影算子的新型边界保护控制律设计方法,基于反馈控制概念设计了指令约束器,通过对控制指令进行修正,实现边界保护控制。基于UH-60直升机和T700涡轴发动机的参数,建立了直升机-传动机构-发动机综合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动态逆和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控制理论设计了直升机飞-发一体化控制律,与基于投影算子的边界保护控制模块进行整合形成完整控制律。采用数值仿真检验了控制律的控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控制律能够实现直升机和发动机的综合控制,在高度、滚转、俯仰、偏航通道实现显模型跟踪控制性能的同时,实现了高度变化率、姿态角、姿态角速率和发动机动力涡轮转速边界保护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43.
以数控系统的PLC控制为基础,设计HED-21S机械笔控制系统结构,它可控制电磁铁的动作,执行画笔的上下运动。这支笔在X、Z型十字窗格可以绘制任意几何形状,该设计符合要求的快速定位数控直线移动,及圆弧插补功能,有助于提高数控编程效率和数控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4.
李伟鹏  黄海  边边 《航空学报》2009,30(2):259-264
为了实现星载光学设备的精密跟瞄,以自行研制的宏/微双重驱动复合作动器为主动元件,设计了合理的平台构型,选择并装配了铰链等关键部件,组装完成了具有振动主动控制和大幅跟瞄能力的Hexapod平台原理样机。利用牛顿-欧拉法建立了Hexapod平台线性动力学模型。采用改进的自适应振动消减器(ADC)方法进行了平台主动隔振的控制仿真与实验研究。由仿真结果可知,当Hexapod平台底部受到方向不同的双频正弦微振动干扰时,控制可以隔离干扰向平台上平面的传播;在实验中,平台上平面处于水平位置及转动一定角度时,底部微扰动引起的各杆振幅均下降了90%左右。结果表明了所研制的Hexapod平台用于主动隔振的可行性、建模的有效性以及改进的ADC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5.
设计了一种基于三角原理的精密柔性定位机构,机构由压电叠堆作为驱动元件,经由柔顺机构输出缩小的位移.进行了理论计算和有限元分析并在样机上进行了静态特性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柔顺机构可以实现预期的运动.  相似文献   
46.
头盔伺服系统的主动柔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顾宏斌  吴东苏  刘晖 《航空学报》2012,33(5):928-939
 对头盔伺服系统(HMDPM)主动柔顺控制策略的主要内容——轨迹规划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基于力反馈和滑动杆动力学模型的头部运动预测法进行轨迹规划,该方法利用并联机构(PM)分支杆长与运动平台位姿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力反馈信息和6-3UPS并联机构滑动杆动力学模型对头部运动进行预测,为头盔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提供期望轨迹;然后,基于头盔伺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系统的惯性项和非线性项进行了计算,设计了惯性项和非线性项补偿控制器,在进行头部运动跟踪的同时,实现了头盔显示器与头部间接触力的控制;最后,采用SimMechanics模块建立了HMDPM—人交互模型,并进行了相关验证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力反馈和滑动副滑动杆动力学模型的头部运动预测法能实时地、较为准确地预测出头部运动位置;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惯性和非线性项补偿控制器不仅可以较为准确地跟踪头部运动,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小头盔显示器与头部间的接触力,降低执行机构的刚度、减少系统摩擦力等非线性因素对使用者的干扰。  相似文献   
47.
对某型供氧系统的功能、组成及原理进行分析,创新地提出将此供氧系统与氧气瓶配套的新方案,经重构氧源控制机构及改进含氧浓度调节机构,使此供氧系统与氧气瓶配套使用时输出的氧气浓度及供氧压力与原系统一致,为飞行员供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本文在评述国外同类技术的基础上,介绍近年研制成的,以研究转子内流动为主要对象的低速大尺寸轴流压气机实验装置和动态测量技术,包括实验台、旋转四坐标全电动探针位移机构、并行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器、高频压力探针及一整套高频压力探针、热丝和激光多普勒动态测量技术,列举了典型的转子内和转子进、出口复杂流场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49.
1.构造及其原始数据 滑轨舱门收放机构由中、侧滑轨、三角支架、外伸臂、链条条、链轮、液压马达及减速装置等组成(图1)。一根中滑轨布置在43框前飞机对称平面内与飞机外形的下零纵线相贴合,两根侧滑轨分别布置在43框后机身的两侧,舱门的前端由一个接头铰支在三角支架上,三角支架的前支点与链条相连,舱门的后部和两个外伸臂固接,  相似文献   
50.
STM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的非盈利性的民间标准化机构之一,其会员广布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制定了1000多个标准,并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除制定标准外,ASTM的活动还包括培训,举办研讨会,开展实验室服务工作以及提供出版物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