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8篇
  免费   267篇
  国内免费   284篇
航空   1289篇
航天技术   520篇
综合类   227篇
航天   55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57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31.
地效飞机着水冲击载荷理论计算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褚林塘  吴彬  王明振  孙丰 《航空学报》2016,37(12):3698-3705
针对地效(WIG)飞机遭受冲击最为严重的状态--对称断阶着水情况,对影响冲击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在作了一些基本假设后,采用船舶运动中常用的切片理论思想,结合Von Karman水动力学分析的动量概念及Wagner的附连水质量公式,提出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同时,还将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对分析。计算值与试验值的比较结果说明,理论计算在较大程度上是可信的,可作为结构设计外载荷确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32.
滚转机动载荷减缓风洞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动载荷减缓能有效降低飞机结构重量并改善飞机的飞行性能,因此在飞机设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针对滚转机动载荷减缓技术的实际应用,对多控制面联合偏转的机动载荷减缓控制方法进行了风洞试验验证。设计小展弦比正常式布局战斗机风洞试验模型、滚转及限位装置、试验模型测控系统、零度保持回路以及机动载荷减缓控制系统,采用两种不同控制面组合的多控制面联合偏转控制律开展试验并测试载荷减缓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基准控制,多控制面联合偏转的控制律能有效减缓飞机机动过程中的附加机动载荷。采用尾翼以及机翼后缘外侧(TEO)控制面联合偏转的控制律1的机翼弯矩和扭矩减缓率分别为30.1%和38.0%,尾翼弯矩和扭矩减缓率分别为 57.9%和12.5%;采用尾翼、TEO以及机翼后缘内侧(TEI)控制面联合偏转的控制律2的机翼弯矩和扭矩减缓率分别为33.0%和35.5%,尾翼弯矩和扭矩减缓率分别为 45.7%和54.8%。   相似文献   
933.
《推进技术》2012,(6):1004-1007
《推进技术》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管、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十一研究所主办的全国优秀学术期刊,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研究生办联合指定的重要期刊。主要刊登各类飞机、无人机、导弹、运载器和  相似文献   
934.
由中国空间科学学会微重力科学与应用专业委员会(NSMSA)、日本微重力应用学会(JASMA)、中困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浙江大学联合主办,中闲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的第七届中-日微重力科学学术研讨会(7th China-Japan Workshop on Microgravity Sciences, CJWMS 2009)于2008年10月26日至30日在中阁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来自海内外的20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935.
靳力 《航天器工程》2009,18(1):88-88
2008年11月10日,据《国际飞行》杂志报道,印度首颗利用X射线和紫外波长观测宇宙的天文科学卫星——Astrosat计划于2009年发射。Astrosat将运行在高650km、倾角8°的轨道,科学目标是对X射线双星、超新星遗迹、银河系系核和星系团进行光谱研究。ISRO还计划2012年发射一颗旨在研究太阳日冕的名称为Aditya的小型探测器。  相似文献   
936.
《航天器工程》2009,18(3):99-99
2009年5月3日,美国下一代核动力火星探测器——“火星科学实验室”的1:1模型首次公开亮相。“火星科学实验室”计划耗资超过20亿美元,预计2012年夏季登陆火星。“火星科学实验室”的体积和重量远超先前的“机遇号”和“凤凰号”,它在火星上的存活时间更长,活动范围更广,性能也更先进。一旦发射成功,将成为有史以来进入外太空的最大科研装置。它的主要使命是寻找火星上过去和现在是否存在微生物等。  相似文献   
937.
《航天器工程》2009,(4):101-101
据中国航天新闻网2009年6月4日报道,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项目(英文简称LAMOST)近日顺利通过国家竣工验收,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自主研制巨型望远镜能力的国家之一,为我国天文观测走在世界前列提供了有利条件。LAMOST要实施“大规模光谱巡天”的科学目标,把人类的天文学光谱观测能力从百万量级提高到千万量级。“巡天”任务明年开始试观测,后年正式使用,预计五年完成。  相似文献   
938.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09,18(4):108-112
“月球与火星探测数据处理与科学应用国际会议”在武汉召开 2009年6月22日至6月26日,“月球与火星探测数据处理与科学应用国际会议”在武汉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中国澳门等地区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和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壳幔交换动力学创新引智基地协办。本次会议是为加强月球与火星探测数据处理和科学应用领域的国内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939.
谢懿编译 《航天》2009,(11):48-51
2009年5月15日,美国航宇局的主力红外空间望远镜“斯皮策”终于耗尽了它最后一滴用于制冷的液氦,结束了为期五年的“低温”使命。  相似文献   
940.
德云 《国际航空》2009,(9):71-73
美国极光飞行科学公司不仅是最早从事高高空无人机研制的探索者,而且也是复合飞行和混合动力无人机的开拓者。今年6月24日。公司研制的“神剑”涡轮喷气发动机-电动升力风扇混合动力无人机开始飞行试验.这种非常规布局的无人机既可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又有很高的前飞速度和机动性,代表了未来无人作战飞机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