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8篇
航空   351篇
航天技术   66篇
综合类   61篇
航天   9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71.
运动边界及流固耦合问题是低速及高速、连续流域及稀薄流域流动中常面临的多场耦合问题。本文在原始离散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基础上,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及动网格技术,并耦合计算结构动力学,实现适用于低速流动运动边界及流固耦合问题的计算方法。在方法验证方面,进行连续流域圆柱绕流强迫振动和自由振动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结果吻合良好,准确捕捉圆柱在锁频区和非锁频区的流动特性。在稀薄流域范围,将方法中的连续流D2Q9离散速度模型替换成跨流域离散速度模型,对比低速圆柱绕流强迫振动算例在两种离散速度模型下的数值结果。虽主要关注低速流动问题,但发展的算法仍具备模拟高超声速运动边界问题的能力,对此进行了Ma=5.0稀薄流振动圆柱研究。低速和高速运动边界模拟能力显示了方法在考虑稀薄气体效应流固耦合问题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2.
机电控制系统受振动影响易发生故障,严重影响飞行安全,本文通过颗粒阻尼器对机电控制系统进行振动抑制研究,采用离散元仿真方法研究阻尼器的耗能变化规律与振动幅值、振动频率和颗粒数量的影响关系,并通过BP神经网络对颗粒阻尼器耗能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通过机电控制器的随机振动试验,验证离散元仿真结论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论表明,离散元仿真在振动频率20~40Hz、激励幅值2~16mm范围内,其他条件一定时,阻尼器耗能随频率和幅值的增大而增大,随颗粒填充率先增大后减小,在57%~70%填充率范围内具有最佳耗能效果;在机载系统随机振动试验中,颗粒阻尼器填充率处于30%~90%范围内均表现出较好的振动抑制效果。仿真和试验结果对颗粒阻尼器在机电控制系统中进一步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73.
为了更好地规划飞行试验点以提高试验效率,本文进行了基于离散优化的飞行试验点优化设计。通过显著性检验量化不同自变量对推力模型的影响大小,并依次剔除影响较小的自变量,得到了航空发动机推力模型。首先采用D-最优准则评估试验点组合集的优劣,然后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试验点离散优化,并以试验点组合的方式取代遗传算法中的二进制编码过程,在试验限制条件下计算试验点最优组合集。以航空发动机性能试飞为案例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试验点优化设计不仅与试验点的分布有关,也与试验点的数量有关。初始试验点最优组合集的试验点数量为12,得到的推力模型最大误差达到2.45%;最终试验点最优组合集的试验点数量为23,得到的推力模型最大误差不超过0.81%。通过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的试验点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得到试验点最优组合集,提高模型精度,满足工程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574.
考虑动力影响的气动布局一体化设计是挖掘飞行器设计潜力的重要环节。基于非结构混合网格并行RANS求解器,面向消除梯度计算量对设计变量个数以及变形网格技术的依赖性需求,进行了全过程离散伴随方程的推导。在构造离散伴随方程的基础上,通过迭代反压调整建立精确流量控制进排气数值模拟技术,并推导离散伴随方程边界条件矩阵。进一步以某翼上安装大涵道比发动机翼身融合(BWB)布局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体化设计研究。优化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显著提升了气动性能,验证了方法在强约束、考虑动力影响的一体化设计问题中的实用性,为未来翼上布局民用飞机设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