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篇 |
免费 | 184篇 |
国内免费 | 62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01篇 |
航天技术 | 71篇 |
综合类 | 68篇 |
航天 | 10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2篇 |
2024年 | 19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35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27篇 |
2012年 | 30篇 |
2011年 | 27篇 |
2010年 | 28篇 |
2009年 | 35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1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18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81.
本文采用数字水印技术,研究和开发了一种新的证件制作与检测方法技术体系,防伪性能高、识别准确快速.该项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证件和产品的防伪,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2.
183.
近日,金航数码装配试飞制造执行系统正式落户中航工业沈飞,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适应新一代战机研制生产需要,实现从传统生产制造企业向全面现代化的复杂离散制造企业转型,中航工业沈飞以信息化助力科研生产和企业发展为目标,与金航数码紧密合作,建设完成装配试飞制造执行系统。装配试飞制造执行系统以先进装配管理理念为基础,通过标准化的生产装配流程实现过程控制、全面的飞行管控,借助于信息技术可实现装配、 相似文献
184.
飞行器控制软件的Statechart原型及其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快速构建飞行器控制软件的系统功能与行为模型,以无人飞行器为时象研究了一种飞控软件的Statechart原型(简称SCP)及其验证技术。基于软件虚拟原型,该SCP采用形式化语言Statechart对飞控软件进行自顶而下的功能与行为建模。先通过顶层模块定义系统的入口与主流程,接着构造两个并发的子模块:主控模块描述飞行控制与设备管理的状态演变,定时控制模块完成控制输出的实时更新。之后分别从语法、功能及性能3个层面对SCP进行验证与测试,并给出相关实验。该SCP具有层次性、模块化、可视化、可执行和快速反应等特点,适用于各种复杂嵌入式系统(包括有人飞行器和高空高速无人飞行器的飞控系统)的软件规范设计。 相似文献
185.
空间引力波探测卫星平台对微推力器提出了“快响应、低噪声、高稳定性”等多重性能指标,针对传统开环运行的推进系统难以满足高精度性能的问题,以推力估计准确度高、可控性强等主要特性的微型微波离子推力器为研究对象,采取微波调控策略,并通过模拟电路、数字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精密反馈控制方法,实现了15ms快响应、10-3~1Hz频段噪声小于0.1μN/Hz1/2的推力输出指标。研究表明:与开环调节相比,反馈控制能有效抑制器件温漂及推力器复杂耦合等工作特性带来的各种噪声及扰动,且本文所采用的抗混叠滤波器方案能有效抑制数控过程中高频数据在低中频段的折叠,从而提升推力噪声指标。 相似文献
186.
针对电流源逆变器(Current source inverter, CSI)超高速电机驱动系统控制对象阶数高、耦合强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定子电流反馈有源阻尼的三闭环改进型解耦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在Z域构建考虑控制延时的CSI超高速电机二阶系统等效模型,设计了复矢量解耦电流外环、前馈解耦电压内环构成的分级解耦驱动系统。其次,基于重构模型分析三闭环控制系统在全速域的稳定性,讨论了该解耦策略在高速工况下失稳与二阶系统谐振问题的相关性。本文将定子电流反馈有源阻尼引入电流环调节器,在解决高阶系统谐振问题的同时实现超高速电机在全速域的高性能稳定运行。最后搭建了550 000 (r?min-1)/110 W超高速永磁同步电机的CSI驱动平台,并进行相关仿真及实验验证,证明了所提改进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7.
往返大气层跨流域飞行器的气动力和气动热计算一直是当前流体力学研究的难点和热点之一。由于该类飞行器面临的流动场景不再是单一的连续流或稀薄流,采用Navier‑Stokes方程求解器或DSMC方法均不能获得全流域的准确结果。近年来,以不依赖于连续性假设的Boltzmann模型方程为基础,通过在位置空间和速度空间同时离散求解该方程,实现了跨流域问题的统一求解。本文对该类算法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分析,着重介绍气体动理论统一算法(Gas kinetic unified algorithm, GKUA)、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Unified gas kinetic scheme, UGKS)和改进离散速度方法(Improved discrete velocity method, IDVM)3种数值途径,分析它们的基本假设和实现方式,关注它们目前取得的进展和应用情况。同时,本文还将IDVM进一步扩展到非定常情形,以便用于非定常跨流域问题求解。最后,本文对该类算法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期望在后续的研究中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8.
在某雷达导引头的测试过程中,对二次电源模块的供电指标提出了很严苛的要求,交流畸变系数是评价导引头二次电源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对电源交流畸变系数的测试主要是通过离散Fourier 变换(DFT)变换获得频谱来分析,但是DFT会存在频谱泄露等原因使得测试结果的精度还有待提高。针对以上不足,通过加窗和插值修正算法对传统DFT算法进行修正,给出了基于Hanning窗和Quinn插值算法的频率和幅值的估算公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具有精度高、效率好的特点,能够满足测量要求。 相似文献
189.
190.
研究了强迫振动振幅对流线型箱梁断面自激气动力的影响。采用1:70的刚性节段模型开展了测压试验,获得了不同迎角的模型断面在不同振幅下的气动压力和分布,探讨了气动力特性。试验中的扭转振幅范围为2°~16°,竖向振幅范围为5~23mm,来流迎角分别为0°和±5°。测试结果表明,在迎角α=0°条件下,当扭转振幅At ≤8°,或竖向约化振幅Av/D≤0.46时,自激气动力的线性谐波占整体气动力的比例在95%以上,没有明显的高次谐波分量。当扭转振幅At > 8°,来流迎角为+5°时,自激气动力的线性谐波比例可降低到75%,高次谐波的比例可达到25%。扭转振幅对颤振导数A2*、A3*、H2*均存在显著的影响,但竖向振幅仅对H4*存在一定的影响。由此得出,尽管颤振导数随振幅的改变是非线性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如8°扭转角以内),气动力本身不含有明显的高次谐波分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