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86篇
航空   374篇
航天技术   90篇
综合类   68篇
航天   1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41.
赵永胜  张黄伟  张江 《推进技术》2022,43(1):94-102
本文基于OPENFOAM数值仿真平台,采用动态网格技术和湍流离散涡(DES)模型,研究了微涡流发生器以一定速度向下游移动时,激波/边界层干扰(SWBLI)流场特性的变化,重点关注干扰区域内的流向和展向的流场特性。来流马赫数为4,微涡流发生器向下游移动速度为0m/s,20m/s和40m/s。研究表明:当MVG向下游移动时,SWBLI区域的“弓”形高压区会演化成“双弓”形;入射激波形成高压区的压力明显降低,同时,入射激波和反射激波形成高压区的峰值位置均会向下游移动;流场下游 “双圆弧”状高压区的高度逐渐降低;SWBLI区域边界层的高度逐渐降低,同时边界层底部的速度也有所降低;随着MVG移动速度的增加,对SWBLI流场的控制效果更加明显;动态MVG对流场的控制是通过尾迹涡和波系结构实现的。  相似文献   
642.
基于氧化硅气凝胶粉体材料内部的微结构特征,建立了能反映其特征结构的多尺度力学模型,利
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氧化硅气凝胶的纳米多孔结构和拉伸性能,进一步利用离散元方法模拟了粉体材料
的模压成形和多轴压缩应力-应变曲线。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气凝胶密度越低,其分形维数越小。此外,离
散元模拟表明,氧化硅气凝胶粉体材料的弹性模量比对应的氧化硅气凝胶弹性模量低,压缩强度比对应气凝胶
的拉伸强度高;随着围压的增加,氧化硅气凝胶粉体材料的压缩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643.
文章研究了后向Euler全离散Galerkin格式下的Kirchhoff型抛物方程的超收敛误差分析。首先,讨论了数值解的先验误差估计,并证明了数值解的存在唯一性。其次,使用双线性元的高精度误差估计以及Ritz投影算子与插值算子相结合的技术,通过技巧性地处理非线性项得到了超逼近的误差估计结果。再次,通过插值后处理方法获得了整体的超收敛结果。最后,通过数值试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44.
运动边界及流固耦合问题是低速及高速、连续流域及稀薄流域流动中常面临的多场耦合问题。本文在原始离散统一气体动理学格式基础上,采用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及动网格技术,并耦合计算结构动力学,实现适用于低速流动运动边界及流固耦合问题的计算方法。在方法验证方面,进行连续流域圆柱绕流强迫振动和自由振动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参考文献结果吻合良好,准确捕捉圆柱在锁频区和非锁频区的流动特性。在稀薄流域范围,将方法中的连续流D2Q9离散速度模型替换成跨流域离散速度模型,对比低速圆柱绕流强迫振动算例在两种离散速度模型下的数值结果。虽主要关注低速流动问题,但发展的算法仍具备模拟高超声速运动边界问题的能力,对此进行了Ma=5.0稀薄流振动圆柱研究。低速和高速运动边界模拟能力显示了方法在考虑稀薄气体效应流固耦合问题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5.
机电控制系统受振动影响易发生故障,严重影响飞行安全,本文通过颗粒阻尼器对机电控制系统进行振动抑制研究,采用离散元仿真方法研究阻尼器的耗能变化规律与振动幅值、振动频率和颗粒数量的影响关系,并通过BP神经网络对颗粒阻尼器耗能数据进行训练和预测;通过机电控制器的随机振动试验,验证离散元仿真结论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准确性。结论表明,离散元仿真在振动频率20~40Hz、激励幅值2~16mm范围内,其他条件一定时,阻尼器耗能随频率和幅值的增大而增大,随颗粒填充率先增大后减小,在57%~70%填充率范围内具有最佳耗能效果;在机载系统随机振动试验中,颗粒阻尼器填充率处于30%~90%范围内均表现出较好的振动抑制效果。仿真和试验结果对颗粒阻尼器在机电控制系统中进一步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46.
为了更好地规划飞行试验点以提高试验效率,本文进行了基于离散优化的飞行试验点优化设计。通过显著性检验量化不同自变量对推力模型的影响大小,并依次剔除影响较小的自变量,得到了航空发动机推力模型。首先采用D-最优准则评估试验点组合集的优劣,然后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进行试验点离散优化,并以试验点组合的方式取代遗传算法中的二进制编码过程,在试验限制条件下计算试验点最优组合集。以航空发动机性能试飞为案例进行应用,结果表明:试验点优化设计不仅与试验点的分布有关,也与试验点的数量有关。初始试验点最优组合集的试验点数量为12,得到的推力模型最大误差达到2.45%;最终试验点最优组合集的试验点数量为23,得到的推力模型最大误差不超过0.81%。通过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的试验点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得到试验点最优组合集,提高模型精度,满足工程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647.
考虑动力影响的气动布局一体化设计是挖掘飞行器设计潜力的重要环节。基于非结构混合网格并行RANS求解器,面向消除梯度计算量对设计变量个数以及变形网格技术的依赖性需求,进行了全过程离散伴随方程的推导。在构造离散伴随方程的基础上,通过迭代反压调整建立精确流量控制进排气数值模拟技术,并推导离散伴随方程边界条件矩阵。进一步以某翼上安装大涵道比发动机翼身融合(BWB)布局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体化设计研究。优化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优化方法显著提升了气动性能,验证了方法在强约束、考虑动力影响的一体化设计问题中的实用性,为未来翼上布局民用飞机设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