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77篇 |
免费 | 352篇 |
国内免费 | 7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916篇 |
航天技术 | 39篇 |
综合类 | 165篇 |
航天 | 8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2篇 |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44篇 |
2022年 | 65篇 |
2021年 | 55篇 |
2020年 | 64篇 |
2019年 | 44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48篇 |
2016年 | 52篇 |
2015年 | 49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30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57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59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20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26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17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51.
针对超声速入射流的非均匀性对物体的气体动力特性和热特性的影响作了研究。本述评主要讨论的是尾流型非均匀流动,重点为研究它们的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气流中物体的热和动力特性的普遍相似关系,以及非均匀流的分类和特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752.
753.
754.
755.
基于离散协同射流的翼型增升减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射流是一种近壁面流动的高效、低能耗主动控制技术。重点开展了一种应用离散协同射流的二维翼型增升减阻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离散协同射流的堵塞度和喷口密集度等关键参数对流场结构、气动特性、功率消耗及能量利用率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规律。在施加离散协同射流措施后,能够使翼型近壁面空间流场更有效地产生较强的相干涡结构,使得射流与主流及边界层充分混合,可显著提高同等迎角下的升力系数、明显减小阻力系数,最大升力系数提高近150%,失速攻角推迟约5°。研究表明:离散协同射流是一种显著提高翼型性能的高效流动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56.
757.
竖壁贴附射流空气池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verhoff经验公式为基础,建立竖壁贴附射流送风的数值计算模型,对于不同工况进行模拟计算,然后将模拟计算结果的速度场与verhoff经验公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研究表明,当顶棚送风口距侧墙的垂直距离比较小时,竖壁贴附送风可以依靠侧墙的贴附效应在房间下部产生空气池现象,形成和置换通风类似的气流组织。 相似文献
758.
759.
为了进一步挖掘上游端壁气膜冷却的潜力,在低速叶栅风洞的静叶片上游端壁上,实验研究了双射流构型的气膜冷却特性,并与双排圆孔进行了对比。探究了吹风比(M=0.5,1.0,1.5,2.0)、密度比(Rd=1.0,1.5)的效应。端壁表面的气膜冷却效率通过压力敏感漆(PSP)测得。结果表明,吹风比的增大虽然会加剧吹离现象,但同时也会促进叶栅通道中、后段的气膜覆盖。密度比的增大会抑制气膜吹离,促进气膜横向覆盖和提高平均冷却效率。双射流孔相比于圆形孔,冷却气流在孔下游形成了反肾形涡,较好抑制了气膜吹离;但从双射流孔喷出的冷却气流对于叶栅通道内的涡系也更加敏感。在高吹风比下,双射流孔的冷却效率相对于圆形孔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双射流I构型。 相似文献
760.
D型体是典型钝体之一,其尾缘分离流动及近尾流流动结构与其受到的气动阻力密切相关。本文结合Coanda脉冲射流及遗传算法,对D型体绕流进行主动减阻控制。实验在直流风洞中进行,基于来流速度和D型体高度H的雷诺数为1.8 × 104;Coanda脉冲射流布置于D型体背部上下两侧,控制参数包括射流的驱动压力、频率和占空比,以及背部上下侧射流相位差。遗传算法的目标函数为D型体时均背压,间接反映D型体所受气动阻力。研究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能够帮助确定Coanda脉冲射流的最优控制参数组合(射流驱动压力为1.94 atm,无量纲射流频率为0.27,射流占空比为37%,上下侧射流相位差为136°),使D型体时均背压提升达61%(对应的减阻率约为23%),对应45%的控制效率;在最优控制参数下,D型体近尾流交替脱落的大尺度旋涡被破坏,脱落频率和相位差被改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