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60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1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71.
环氧树脂抛光磨具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一种环氧树脂抛光磨具的研制过程。该抛光磨具主要由环氧树脂和Cr2O3磨料组成,用于抛光石材表面。环氧树脂作为粘结剂替代了酚醛树脂粘结剂;用Cr2O3磨料替代了白刚玉磨料。环氧树脂和其他各种磨具粘结剂相比具有优良的性能,尤其适合制造细粒度的抛光磨具;Cr2O3磨料具有较低的硬度和较好的抛光性能。由于采用了低粘度的环氧树脂粘结剂,该抛光磨具在浇注成型下,仍具有较高的磨料含量。通过在磨具配方中加入合适的固化剂以及增韧剂、填料等添加剂,成功地研制出了组织致密、耐磨性好、加工效率和抛光光泽度高的新型抛光磨具。  相似文献   
72.
防止直升机出现“地面共振”是直升机研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动力学问题。磁流变阻尼器作为可控阻尼器具有结构紧凑、功耗小及输出力大等优点。本文建立了带有桨间磁流变阻尼器的直升机“地面共振”空间模型运动方程,采用开—关(on—off)控制方法来抑制“地面共振”,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和控制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桨间磁流变阻尼器抑制“地面共振”比粘弹性阻尼器有更好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73.
利用高速热铁盘抛光设备对化学气相沉积(CVD,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金刚石进行抛光,分别进行温度、转速、压力以及抛光时间的实验.采用光学天平对抛光前后金刚石称重对比,采用工具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抛光后表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抛光速度对提高表面质量以及抛光效率均比较有利.在抛光温度850 ℃,速度164 mm/s,压力24.892 N的条件下,抛光120 min后,金刚石表面的粗糙度由原来的Ra=9.67 μm下降到Ra=0.016 μm.原子力显微镜显示,抛光表面存在少数高度在60~70 nm之间的突峰,其高度是普通峰高的2~3倍,且峰的形状呈现出一定的方向性.这种表面微观规律与抛光时采用的直压式运动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74.
介绍了抛光工具超声椭圆振动产生的基本原理,并实际测试了抛光工具的椭圆运动特性。从理论上分析了在抛光工具上加入超声椭圆振动后,对改善和提高抛光效果的作用机理。在上述研究工作基础上,建立了超声椭圆振动辅助抛光实验系统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超声椭圆振动辅助抛光法对硅片抛光表面质量、材料去除率均有较显著的改善。  相似文献   
75.
基于磁流变阻尼器在月球着陆器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阻尼的可控性,设计了一种磁流变缓冲装置.考虑到着陆时减速火箭的反推力影响以及着陆时地面撞击的作用,假设着陆器的着陆初始高度多变,建立了一种月球着陆器着陆地面冲击模型.根据着陆过程缓冲与减振的要求,采用了软着陆半主动多态控制策略.应用加速度与速度响应进行状态切换,并根据能量守恒原理确定出多态控制缓冲嚣的状态参数.3种不同被动控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半主动控制缓冲器能很好地降低着陆器着陆冲击时的过载,同时也能很好地减缓其着陆时的振动.采用半主动多态控制策略的着陆器对较高的着陆初始高度和较大的接地下沉速度的适应性很强,其缓冲效率随着着陆初始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达到允许的最大加速度和允许的最大缓冲行程时,缓冲效率达到最高,这能很好地保障着陆器软着陆安全.  相似文献   
76.
77.
基于一种线圈内置剪切阀式磁流变阻尼器结构,设计了一种全尺寸旋翼磁流变阻尼器结构,并将结构参数与磁路参数进行关联,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塞组件结构的磁路结构参数仿真优化方法.基于改进的Bingham模型,建立了该全尺寸旋翼磁流变阻尼器参数化阻尼功计算模型.研制了全尺寸旋翼磁流变阻尼器样件,开展了性能试验与试验验证技术研究,研究...  相似文献   
78.
79.
本介绍了电风扇叶模关键零件的加工工艺,三个扇叶成型采取窄条法铣去们量,压表仿样件铣,手工抛光等方法加工;分型面采取尺寸靠模铣,钳修,上下模触点配修,用三对工艺销控制三个扇叶成型面位置及尺寸,为触点配修分型面定位和导向。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