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1篇 |
免费 | 251篇 |
国内免费 | 40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517篇 |
航天技术 | 108篇 |
综合类 | 77篇 |
航天 | 2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58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31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38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40篇 |
2015年 | 32篇 |
2014年 | 29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36篇 |
2011年 | 31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24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18篇 |
2004年 | 34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14篇 |
1989年 | 1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81.
本采用多个相同的内涡合螺旋式空气雾化喷咀,将喷咀喷射的液雾逐渐迭加,得到了稠液雾中修正系数随遮光率,索太尔平均直径及尺寸分布指数变化的实验数据,应用统计方法拟合出了实用的经验关系式。这经验关系式与实验数据符合很好,可用来对工程实际应用中遇到的稠液雾问题进行了很好的修正。 相似文献
282.
数值研究不同主燃孔射流对模型燃烧室内湍流流动与液雾燃烧全流程流场的影响,采用微分方程和分区相结合方法生成包括突扩扩压器、帽罩、双级轴向旋流器、火焰筒及内外环通道的模型燃烧室三维结构化网格;在任意曲线坐标系下采用多区域耦合法计算模型燃烧室的流场.采用RNG(re-normalization group)k-ε湍流模型,旋涡破碎湍流燃烧模型模拟湍流燃烧过程;颗粒轨道模型模拟两相流动.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表明:本计算方法与数学模型适用于预测模型燃烧室湍流冷、热态流场;主燃孔结构参数变化对气流温度分布的影响比对回流区尺寸与速度分布的影响更为明显,其中主燃孔Ⅱ的出口温度分布要比其他主燃孔的出口温度分布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83.
284.
为了实现机液耦合条件下轴向柱塞泵的精确建模和优化设计,提出了轴向柱塞泵多学科融合建模与集成优化方法。以国产I3V2-10S型轴向柱塞泵为对象,分别建立了ADAMS机械系统模型和AMESIM液压系统模型,通过ADAMS和AMESIM之间的接口模块设计实现了柱塞泵机液耦合建模和联合仿真,并利用iSIGHT软件集成了该机液耦合模型,以该柱塞泵出口体积流量脉动率最小为目标,对配流副中吸排油节流口最大开口等效直径、吸排油闭死角、柱塞包角、吸排油预开口量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负载工况分别为10、14、18、22、26、30MPa时,优化后的泵出口流量脉动率比优化前分别降低了14.59%、18.57%、21.50%、23.44%、24.03%、25.49%,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仿真和集成优化数据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85.
在时域内建立了液弹阻尼器的数学模型,利用筒式液弹阻尼器试验件,进行液弹阻尼嚣动力学特性试验,研究结构参数、运动参数对液弹阻尼器性能的影响;并基于试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滞弹位移场(ADF)模型参数识别.结果表明,液弹阻尼器的动力学性能稳定,耗能能力强.通过液弹阻尼嚣模型重构曲线与试验曲线的比较,证实了本文模型能够模拟液弹阻尼器的动力学特性,可用于带液弹阻尼器的直升机旋翼系统气弹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86.
本文利用离散相模型fDPM)和雷诺应力模型(RSM)对某型航空发动机油气分离器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流动速度场和油滴运动轨迹。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揭示了油气分离的机理,并计算出了分离效率,这对航空发动机油气分离器的优化设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7.
为了进一步减少微型涡喷发动机零件数目,降低成本,设计了1种气液2相离心甩油盘.在甩油盘设计过程中借鉴了气液2相泵的设计方法,设计了1组叶片用来提高甩油盘的加压能力,并在供油管路中供入空气用来防止气蚀.对所设计的甩油盘进行了数值校核和部件及整机试验验证.数值计算结果表明:甩油盘的性能和强度均满足使用要求.甩油盘部件和发动机整机试验表明:甩油盘雾化效果良好,具有宽转速范围的快速点火及起动能力,可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88.
射流管式伺服阀是一种典型的两级流量控制电液伺服阀,其喷嘴至接收器部位的流场最复杂,会因液压介质的污染而产生冲蚀磨损。以射流管式伺服阀为研究对象,将计算流体力学(CFD)理论与冲蚀磨损理论相结合,应用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标准k-ε两方程模型(液相)、离散相模型(DPM)(固相)和塑性材料冲蚀磨损模型,通过流体动力学软件FLUENT建立射流管式伺服阀喷嘴至接收器部位的可视化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冲蚀磨损率的数值模拟和理论寿命的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液压介质中的固体颗粒对射流管式伺服阀的冲蚀磨损主要集中于左右接收孔所夹中间内壁区域,磨损率最大值随喷嘴偏移量的增加而减小且此趋势左右对称。研究方法和结果对于射流管式伺服阀故障的定性分析、预测和理论寿命的定量计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89.
主燃孔对模型燃烧室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深入了解主燃孔参数变化对双级轴向旋流器模型环形燃烧室内气流组织与气动性能的影响,采用PIV测速仪对该燃烧室内冷态和液雾燃烧流场进行测量,试验研究在冷、热态情况下不同主燃孔参数对模型燃烧室内回流区的形成、轴向平均速度u,轴向脉动速度Urms,雷诺剪切应力u′v′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主燃孔参数变化对燃烧室内冷、热态流场有着重要的影响;燃烧室在燃烧情况下所得的中心回流区长度要比冷态短,但回流负速度、脉动速度和雷诺应力都明显大于冷态,所得的研究结果可为燃烧室优化设计提供有用的依据。 相似文献
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