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198篇
航天技术   68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15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21.
322.
《固体火箭技术》2006,29(5):F0002-F0002
西安航天复合材料研究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四十三所)成立于1970年5月,是中国航天领域内集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专业复合材料及工艺研究所,也是我国固体火箭发动机复合材料壳体,喷管以及复合材料导弹发射筒最大的研制、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323.
《宇航学报》2001,22(4):49-4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光电技术研究所以北航陀螺惯导研究室 (第五研究室 )光纤陀螺课题组为基础 ,于2 0 0 0年 9月成立 ,主要从事光电子技术、光学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等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教学、学科建设工作和光纤陀螺技术、集成光学技术等项目的研究工作。研究所现有教授 3人 ,副教授 7人 ,中级职称和技术人员多人。学科带头人张维叙教授是国内光纤陀螺技术的著名专家 ,从事光纤陀螺技术研究二十多年 ,对我国光纤陀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杨德伟研究员是国内集成光学技术专家 ,在 Li Nb O3集成光学技术领域进行了…  相似文献   
324.
《飞行器测控学报》2007,26(5):F0003-F000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创建于1952年,是我国最早从事通信测控技术研究、设备研制和生产的多专业、综合性整机与系统研究所,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电子整机研究所之一。  相似文献   
325.
军民分线是军工研究所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标志,分权发展是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进一步转变观念,调整改革思路,加强管理是搞好分权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326.
航空研究所转制调整与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工业科技体制改革正处在关键启动时期,航空研究所面临重大转制调整与改革。本文对合理确定航空研究所企业化转制、保留航空科研能力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航空研究所调整与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7.
1.您组建的“北京全三维动力工程有限公司”,通常被叫做“三维公司”。为什么叫“三维公司”? 蒋院士:十年前,由中国科学院和当时的机械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发起组建了“北京全三维动力工程有限公司”,通常称为“三维公司”。公司的股东包括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几所大学和国内四家大中型汽轮机制造厂,所以,三维公司是产、学、研结合的,开发应用汽轮机全三维设计技术的高技术公司。叶轮机械流动是三维流动,如果考虑时间就是  相似文献   
328.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针对各种航空平台机体结构强度的需求,在飞机结构耐久性/损伤容限和可靠性分析与验证、动强度设计与验证、新材料结构强度设计分析与验证、计算结构技术与强度虚拟验证、飞机结构综合环境强度分析与验证、航空噪声/振动环境研究与验证、全尺寸飞机结构静力/疲劳试验技术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预先研究工作。本文简述了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近期在预先研究方面的主要进展和取得的研究成果,对结构强度的前沿研究方向作了分析,还对国内飞机结构强度研究需要加强的若千方面提出了几占、建议。  相似文献   
329.
"没有新材料技术的掌握,不可能有航天技术的发展。"正如新一代运载火箭总设计师李东主所说的那样,材料的确是工业的"粮食",是产业的基础。基于这样一个理由,我们也应该把更多目光聚焦在寻求新材料的答案上。  相似文献   
330.
在载人航天的运载火箭第五次飞行中,宇航员报告在一级火箭飞行末秒产生比较强烈的振动。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承担了该问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根据飞行振动、输送管路脉动压力的遥测数据分析,认为这种振动的主要原因是产生了液体火箭的燃料输送系统和火箭结构系统动力学耦合的全箭POGO振动。为了证明POGO振动成因,进行了模拟介质和真实介质的输送管路脉动特性试验、全箭纵向模态试验,开展了管路特性计算分析和全箭POGO稳定性分析工作,证明了实际飞行时POG0振动的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