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0篇
航空   198篇
航天技术   68篇
综合类   16篇
航天   15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在结构冲击方面具有近40年的研究经验,冲击试验室在航天飞行器、导弹产品的各种冲击环境模拟和冲击强度评估技术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多年来,我国的航天工程解决了大量的结构冲击强度方面的技术难题,掌握了大量与结构冲击相关的关键技术,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242.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23(4):F0002-F0002,F0003
土木建筑学院下设办公室、土木工程系、工程管理系、土木建筑实验中心、隧道与地下工程研究所、交通运输工程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所、工程咨询中心等单位。目前学院共有专职教师48人,其中博士后1人,博士9人,在职博±后2人,在职博士生6人:硕士21人;硕博比为62.5%。具有教授职称7人;副教授及副高职称11人,硕士生导师5人;正副教授占全院教师比例为38%。  相似文献   
243.
科技成果     
吴燕  梁秀娟  朱丽 《航天器工程》2009,18(3):129-131
我国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研发获重要进展 据《科学时报))2009年4月16日报道,中国首家第五代大面积非晶硅薄膜电池已在强生光电投入批量生产。该公司与国外著名真空设备制造公司合作,共同研发、改进和制造了全新技术的薄膜电池核心装备,并与国内有关科研机构及跨国公司合作开发生产相配套的激光刻线、激光去边、真空溅射等关键设备,使整条生产线的精良性、先进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而使强生光电公司非晶硅薄膜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到6.5%,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强生光电公司电池组件成本有望在两年半内降为0.5美元每瓦,这一成本将使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每度降至0.65元人民币。”强生光电公司董事长沙晓林表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具备产能最大化、设备投入最低化、转换效率最优化,原辅料配套也要达到最好水平。这些条件,尤其是强生光电公司独特的单层薄膜电池生产技术,将大幅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44.
2013年8月24日,航天五院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与武汉理工大学三方在北京召开了“阻抗梯度材料在航天等领域应用”专题工作研讨会议。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龚自正研究员(编者注:本刊主编)、侯明强博士。  相似文献   
245.
《宇航材料工艺》2006,36(4):F0004-F0004
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金属材料及特种工艺加工事业部主要从事我国导弹,航天运载火箭型号产品所用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温抗氧化涂层及特种加工工艺研究和型号产品的研制,生产.多年来,紧密结合航天型号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航天特色的金属材料研制和特种工艺的开发.在箭体、弹体用铝合金,铝锂合金,硼铝复合材料,钛合金,发动机喷管用铌合金,发动机燃烧室铜合金(铜锆合金,铜银锆合金)。  相似文献   
246.
中航工业西安计算技术研究所是我国机、弹载计算机和航空软件研制的专业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是中国航空工业的机载计算机发展中心、计算机软件西安测评中心和航空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中心。计算所先后承担了我国多项重点型号和预研任务,包括机、弹载计算机、地面开发工具及相关产品的研制任务,拥有机/弹载计算机研制和小批量生产、航空专用集成电路研制以及航空信息化支撑技术(含计算流体力  相似文献   
247.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始建于1961年,系中航工业所属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研究所,是航空机载设备制造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拥有精密制造技术航空重点实验室和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主要承担航空机载设备精密制造和精密检测技术及其设备的研制和开发。研究所在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设备,惯导测试与运动仿真技术与设备,数控三坐标测量机技术与设备,精密检测技术与设备,环境试验技术与设  相似文献   
248.
空间电推进的技术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近日,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中国首个卫星用离子电推进系统(LIPS-200)(其束流直径为200mm)地面寿命及可靠性试验累计工作时间达到6000h,开关机3000次,具备确保卫星在轨可靠运行15年的能力。另外,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的霍尔电推进技术也取得了重大突破—80m N霍尔推力器的空心阴极长寿命试验突破18000h,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电推进系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将全面迈入工程应用阶段,能够满足我国通信卫星系列平台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249.
《空间电子技术》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五0四所(对外名称: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主办的技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季刊。本刊主要报导我国空间电子技术领域的研究成果、技术成就、经验总结和发展动态;同时也介绍国外在该领域的最新技术与研究成果。适合于从事空间电子技术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管理人  相似文献   
250.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1,(1):2-F0002
可靠性与环境工程技术国家科技重点实验室成立于2008年,依托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是国内首个由3家单位联合成立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设立了4个研究方向,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分实验室(下简称分实验室)承担其中的两个研究方向:航天器环境工程与可靠性技术;可靠性与环境模拟、加速试验与验证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