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航空   9篇
综合类   3篇
航天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LNG37永磁合金相图原理,采用快速冷却,和一级回火的工艺方法,使铸件迅速越过恶磁性r相区,就可获得满意的磁性,同时节省固溶、磁场处理两道工序。通过工艺对比,叙述了此种方法的优点和良好效益。  相似文献   
2.
通过金相观察(OM)、扫描电镜(SEM)以及拉伸测试系统地表征和研究了热处理对砂型铸造Mg-Gd-Y合金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固溶态GW94、GW74、GW44合金主要由α-Mg过饱和固溶体、铸态残留相Mg5(Gd,Y)以及固溶过程形成的方块相组成。随着Gd含量的增加,固溶态Mg-Gd-Y合金中方块相的体积分数不断增加;在同一时效温度下,合金达到时效峰值的时效时间缩短;室温下拉伸的固溶态、时效峰值态合金以及200和250℃下拉伸的时效峰值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不断提高(固溶态合金屈服强度先降低后升高),但是伸长率却是不断降低。时效峰值态GW94合金表现出优越的力学性能,室温时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300、247 MPa,而伸长率仅为0.9%;200和250℃拉伸时,时效峰值态GW94合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329、234 MPa和2.6%以及312、233 MPa和2.7%。时效峰值态GW94、GW74合金出现抗拉强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反常力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镁合金惯组支架的高效率、高质量研制,使用ProCAST软件仿真优化ZM5镁合金惯组支架铸造工艺。通过对充型、凝固过程进行分析,发现铸件内部的3条薄壁筋板易出现浇不足、冷隔缺陷,圆弧面内侧厚壁筋条易出现缩孔、缩松等缺陷。经过优化设计,通过采取增加薄壁筋板厚度、调整内浇道位置、改变厚壁筋板上侧冒口结构等措施,较好地避免了上述铸造缺陷的产生,获得了合格的支架铸件。数值模拟仿真技术可应用于绝大多数航天构件的铸造过程分析,实现构件快速研制。  相似文献   
4.
通过普通粘土砂、常温自硬树脂砂、C0_2硬化水玻璃砂三种芯砂的性能对比试验,以及在金属型铸造薄壁铝合金铸件上的应用情况,展示了CO_2硬化水玻璃砂在铝合金铸件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铝合金散热板是航空航天工业电子组装件上的常用零件。多用会属型铸造。在非大批量生产且生产周期不允许金属型铸造时,采用砂铸是常用而经济的工艺方法。由于片薄、间距小的结构特点,若不掌握关键工序的操作技术,砂铸件将大批量报废。本文从生产的角度对铸件的结构设计提出意见;在砂铸工艺技术方面(包括缺陷及分析)进行了探讨,认为砂铸散热板类铸件的技术关键是砂型的紧实度及其均匀性和砂型排气问题。文中对砂铸手工造型技艺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涂料配制、砂芯制作到微波加热固化,对涂层转移机理、涂层特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浇注试验表明,转移涂层砂型浇出的铸件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与熔模铸造相当。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大型整体铸件的加工方式和工艺方法的研究,从铸件设计、铸件划线鉴定、铸件数控加工3个环节入手,分析出其关键点,对整体工艺流程进行设计,攻克大型整体铸件的数控加工难题。通过对大型整体镁合金铸件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使铸件加工技术以先进的、可控的加工方式代替传统作坊式的加工方式,真正实现了铸件数控加工的  相似文献   
8.
9.
铸造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之一,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工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铸件的生产,我国的铸造行业虽然取得了较快进步,但与这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十二五对我国的经济转型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样,对铸造行业的发展也是一个关键时期。经过十一五发展,我国铸造行业取得了哪些新的进展?还存在哪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国家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下,铸造行业将如何整改以应对新形势?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铸造协会副理事长黄天佑教授。  相似文献   
10.
体大壁薄灰铸铁铸件表面机械粘砂,粗糙度〉Ra 68μm,此系金属液渗入面砂表层孔隙所致,采取型砂优化处理,包括选产地,除杂质,过100~200目筛等;控制面砂配方及工艺,新旧砂各50%,75~150目煤粉7%,活化膨润土6%,净水6%,重油0.5%,混合后湿强度O.0667MPa.面砂厚度10~15mm,控制涂料的配制及工艺,石墨粉加15%SiC涂厚0.5mm;控制铸铁熔炼工艺,清除浮砂,严格炉前铁水检验等综合处理办法,可有效地攻克这机械粘砂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