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0篇 |
免费 | 84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12篇 |
航天技术 | 7篇 |
综合类 | 7篇 |
航天 | 9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2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2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对铸造白口管件在935℃进行了不同时间的退火处理,观察了其中石墨的形态,并对其大小、含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基体金相组织的观察及硬度的测定,讨论了高温退火过程中石墨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当退火时间为3h时,只析出了少量的石墨,且其尺寸整体较小,此时组织中尚有较多的渗碳体;退火5h后石墨量大幅增加,且部分显著长大,组织中的渗碳体减少;退火时间超过5h后,石墨量整体呈现出缓慢增加的趋势,虽然获得了部分粗大的石墨团,但有更多细小的石墨团逐渐长大至可以清晰分辨,导致统计得到的石墨团尺寸也增加缓慢甚至减小,此时组织中的渗碳体基本消失。 相似文献
152.
153.
154.
155.
文章介绍了碳/环氧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特性,并讨论了影响模压成型制品性能的主要因素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介绍了石墨材料的制造工艺和缺陷类型,并结合液体火箭发动机端面密封的工作特性,阐明了端面密封用石墨材料内部缺陷检测的必要性。对目前通用的无损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适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端面密封用石墨材料内部缺陷的X射线检测方法,并对X射线检测过程中图像灰度、对比度、电压、电流、滤片及积分时间等关键工艺参数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石墨材料内部缺陷检测的工艺参数设置准则及高精度检测方法,实现了石墨材料内部孔隙的可视化仿真分析,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石墨材料气孔率统计计算方法,最终建立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端面密封用石墨材料内部典型缺陷的特征标样。 相似文献
159.
利用石英灯辐射加热器和电弧风洞耦合加热模拟高超声速飞行器驻点高温区的加热环境,对一
种内部为高温热管和一种内部为高导热石墨的简单球柱形套装样件进行了加热试验。利用非接触红外测温装
置对样件表面的温度进行了测量,通过与内部为C/ C 材料制成的对比样件的试验结果分析,发现高温热管和
高导热石墨均能够有效地将样件驻点高温区热量传导到柱身低温区,其中高温热管样件驻点温度降低9. 5%,
柱身温度升高14. 6%;高导热石墨驻点温度降低14. 4%,柱身温度升高11. 4%,显示两种材料均具有良好的热
疏导效果。
相似文献
160.
正据报道,NIST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CNST)和韩国国家计量院(韩国标准科学研究院,KRISS)刚刚研制出一种独特的纳米测量技术,可用于观察碳化硅基石墨烯的无序结构。石墨烯是一种单层的、只有一个原子厚度的碳材料,从柔性显示器到高速晶体管,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然而,这些应用也对大面积制造方法以及潜在的、与制造相关的结构缺陷检测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