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5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61篇
航空   609篇
航天技术   52篇
综合类   41篇
航天   6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01.
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分析了高亚声速来流条件下弯掠对转桨扇的流动特点,开展了不同自由来流马赫数下的高效对转桨扇桨距调节规律的研究。研究表明:在弯掠桨扇的内部流场,从约30%相对叶高位置处开始形成明显激波结构,但当弯掠桨扇通道内峰值马赫数在1.2及以下时激波强度相对较弱,流动损失在可接受范围。由于桨距角对桨扇的推进效率影响显著,研究提出了可行有效的对转桨扇桨距调节方法,数值计算表明桨扇的推进效率均在75%以上。数值仿真预测的各马赫数下桨扇的推力值表明前叶推力对马赫数的变化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702.
喷管偏转对航空发动机特性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榕  白伟 《航空动力学报》2016,31(5):1212-1218
通过整机地面试验的方法,对喷管偏转后发动机不同工作状态下各参数的分析,获得了矢量偏转时发动机推力损失、偏转效率、发动机工作特性变化等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高压转速下,随着几何矢量角的增大,发动机的推力损失增大,偏转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在相同几何矢量角下,随着转速的增加,发动机推力损失经历由增大到减小的过程,矢量喷管的偏转效率增大,但偏转效率均小于1;节流状态时发动机转速差随着几何矢量角的增大而增大,中间状态时发动机转速差不受几何矢量角的影响;发动机节流状态时的矢量偏转使风扇工作线上移,风扇裕度减小,工程应用中需考虑扩稳措施.   相似文献   
703.
为提升某低速风洞大角度扩散段静压恢复性能,降低总压损失至分流隔板的水平,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该扩散段不同设计方案进行了模拟.采用阻尼网能有效抑制分离,阻尼网布置位置和开孔率对大角度扩散段内的流动状态和总压损失有很大影响.使用直线壁面扩散时,由于扩散角过大,第1层阻尼网对抑制大角度扩散段入口分离效果很弱,总压损失无法达到预期设定指标.采用三次曲线壁面扩散时,总压损失明显降低,小于预期指标,但存在小范围的分离.分级扩散能有效降低总压损失,按照最大静压恢复设计的分级扩散段,避免了入口的气流分离,能大幅度降低总压损失.对分级扩散的进一步研究表明,按照最大静压恢复设计的第1级扩散段扩散角已达到上限,为抑制第3级扩散段的分离,缩短第2级扩散段,减小第3级扩散段扩散角的方法是合理的.通过对不同方案流态的比较得出了最佳的参数匹配,总压损失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因此采用数值模拟能够获得最佳的大角度扩散段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704.
大子午扩张涡轮叶片正交设计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恩东  高杰  郑群  刘鹏飞  吕从鹏 《推进技术》2016,37(12):2261-2269
在大子午扩张涡轮中,流道的子午扩张会造成较强的端部二次流动,从而产生较大的端区损失。为重组大子午扩张端区流动以减小端区损失,对燃气轮机动力涡轮第一级静叶进行正交设计优化,并对重新设计的正交叶片和原型叶片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及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正交叶片作为大子午扩张静叶的涡轮级效率有明显提高,正交涡轮使得上下端壁的流动趋于平缓,并使得上端壁的通道涡减小,上端壁的流动沿"C"型压力场向叶片的中部移动,减少了端区的流动损失。在叶中和叶根部分流动损失也得到了减小。同时径向静压梯度明显减小,改善了附面层径向的串动,第一级涡轮的效率提升了0.74%,主要提升位置在80%到90%相对叶高处,功率提高了0.69%。  相似文献   
705.
空天飞行器盖板式热防护系统(TPS)中存在支架热短路、缝隙辐射热短路问题。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这两种情形进行了热分析,结果表明,在再入段典型热载荷下,机体蒙皮各局部的最高温度值相差最大超过100K,机体蒙皮存在局部烧坏的危险。在热防护系统中加入了具有控制热流走向功能的散热片后,结果显示,支架热短路中蒙皮最高温度降低了90.18K,降幅达17.32%,板间缝隙底部最高温度降低了67.97K。在蒙皮局部烧坏危险点上方,散热片很好地控制了热流走向,使热量得到面内方向的分散,机体蒙皮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局部烧坏问题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706.
《推进技术》1996,17(5):58-58
火箭发动机设计参数对喷管效率的影响德国航空航天研究院用JANNF二维动能程序的改型给出了大型H。/O。火箭发动机喷管的流动计算结果,对火箭喷管进行了各种计算以研究火箭发动机特征设计参数对喷管损失的影响。喷管损失的范畴可分成扩散、摩擦和动能几类。此外,...  相似文献   
707.
本文提供关于长尾管设计的工程计算方法。根据这套计算方法,通过具体的计算,还得到对于亚、超音速长尾管有普遍意义的、比较全面完整的规律,这对长尾管设计方案和参数的选择具有指导性意义。 本文在某些型号设计中成功的应用,说明计算方法是实用的,所得规律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708.
文章对镉镍电池在武器回收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得到了在武器回收系统中可以用镉镍充电电池取代银锌蓄电池的结论。  相似文献   
709.
轴流压气机设计点流动损失的预估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大量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采用当量扩散因子 Deq求得叶片尾缘的动量厚度与弦长比θ/ c和形状固子 Hte,经修正获得叶型损失值。再应用改进了的端壁损失和激波损失模型 ,最终算出轴流压气机设计点损失沿叶高的分布规律。验算表明 ,采用本方法所预估的损失与实测结果十分接近 ,而且对各种原始叶型均能应用。根据本方法所编制的计算机程序简单实用 ,可以满足先进轴流压气机气动设计和分析的需要 ,也可以作为子程序插入 S2 流面的计算程序中去  相似文献   
710.
江涛  范卫红  刘松龄 《航空动力学报》1993,8(2):161-164,205
在二维气膜冷却边界层流动和传热计算方法 [1] 基础上 ,引入边界层积分参数法 [2 ] ,计算叶栅的气动损失。结果表明 ,这种方法较适用于低吹风比和边界层较厚处有气膜冷却的情况。作者将边界层积分参数法与叶栅损失计算的另一种方法进行数值计算的比较 ,表明两种方法各有长处与适用范围 ,实际应用中应考虑两者的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