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87篇
航空   780篇
航天技术   162篇
综合类   115篇
航天   25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2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尖锐压头刻划脆性材料的断裂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金刚石压头对脆性材料的压痕和刻划实验为基础,研究了在弹性半空间下,垂直点载荷和切向点载荷共同作用的应力场中中介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机理。当有切向载荷作用下,裂纹产生的长度和方向都受到切向载荷影响,并研究了切向载荷当量系数和裂纹生成角两个参数对裂纹影响关系。这对于超精密车削过程裂纹生成机理和脆塑转变临界切深的研究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62.
针对孔隙率为4.08%和4.20%,孔隙长度尺寸范围分别为6.34~216.78μm,6.34~722.25μm的两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样,依据基于随机介质理论和统计学方法建立随机孔隙模型(Random Void Model,RVM)的思想,研究了孔隙建模原理和方法。将孔隙按照长度进行分级,分别建立对应不同尺寸级别的孔隙模型,然后将各个级别的孔隙模型进行叠加。与金相照片对比结果表明,采取分级孔隙建模思想得到的孔隙模拟结果与实际孔隙形貌之间的几何相似度很高,为后续数值计算提供了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963.
根据真空辅助RTM工艺性特点,确定粉体填料改性树脂基复合材料工艺方法。将粉体填料分散于乙酸乙酯溶液中,并添加分散剂、黏结剂,并确定粉体填料与分散剂的质量比为1:0.5,制备一种分散效果较好的粉体填料悬浮液,将粉体填料定量喷涂增强纤维,并观察粉体填料喷涂量与喷涂速度之间成正比例关系。观察改性纤维SEM图,粉体填料能较好的黏附在增强纤维表面,且分布较均匀;改性后纤维由于粉体填料的涂覆效果,纤维丝断裂强力较无喷涂纤维丝下降10%,在一定条件下并不影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性能。  相似文献   
964.
以短切碳纤维、热固性酚醛树脂为原料,经真空成型得到短切碳纤维预制体(Fiberform),再以Fi鄄
berform 为骨架、酚醛树脂溶液为浸渍液,经反应干燥得到酚醛浸渍碳烧蚀体( PICA)。结果表明:Fiberform 具
有明显的各向异性,当Fiberform 的密度由0. 13 g/ cm3增大到0. 18 g/ m3 时,其纵向压缩强度由0. 10 MPa 增大
到0. 39 MPa,横向压缩强度由0. 33 MPa 增大到0. 79 MPa。PICA 具有酚醛气凝胶/ 碳纤维复合型结构,其密度
可以通过控制酚醛树脂溶液浓度来调节。当PICA 的密度由0. 27 g/ cm3增大到0. 43 g/ cm3,其纵向压缩强度由
0. 45 MPa 增大到2. 42 MPa,横向压缩强度由1. 36 MPa 增大到3. 12 MPa。PICA 的隔热性能与Fiberform 相近,
其纵向和横向热导率分别为0. 08 和0. 11 W/ (m·K)。
  相似文献   
965.
以2400 tex无捻玻璃纤维粗纱为原料,在SGA598型三维织机上制备出一种三维浅交弯联机织复合材料预制体,使用硅烷偶联剂KH-570作为表面活性剂,采用涂抹、浸泡的方法对预制体进行表面处理以改善复合材料的界面性能。以环氧树脂E51和固化剂聚醚胺WHR-H023以质量比3∶1的比例组成树脂体系,并将经过表面处理的预制体与树脂基体以质量比1∶1的比例通过手糊的方式复合成型,制得三维浅交弯联机织复合材料。分别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万能材料试验机、扫描电镜等仪器来测试与验证KH-570对预制体及复合材料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经过KH-570处理后,预制体表面粗糙度增大、比表面积增加,从而使得纤维与树脂界面结合更加紧密;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随着KH-570的增加而增强;复合材料主要破坏形式为纤维断裂,纤维在树脂中抽拔现象较少。  相似文献   
966.
针对数铣短壳壁板成形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的问题,采用滚弯与压弯相结合的工艺方法对某型火箭数铣短壳壁板的成形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改进零件成形工艺方法,固定工艺参数,解决了该类型壁板在成形过程中产生裂纹的问题,成形后产品质量稳定,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67.
968.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内部损伤的不确定性及异质材料多模式损伤耦合的复杂特性,严重制约了构件的低冗余设计以及在苛刻环境下的长寿命可靠应用。随着试验和数值模拟手段的不断进步,有力推动了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退化及失效过程的研究,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复合材料损伤行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静态、冲击、疲劳载荷以及湿热环境对CFRP损伤演化及失效行为的影响,对CFRP的多种损伤模型、试验方法及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归纳,并展望了高精度仿真预测建模分析及各向异性材料复杂损伤模式的损伤机理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69.
基于复合材料宏、细观场量之间的联系,建立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宏—细观力学模型。该模型建立起了宏观与细观应力、应变场量之间的联系,获得了宏观应力—应变关系,试验及理论计算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复合材料宏观弹性性能。利用该模型研究了纤维截面形状和排列方式对金属基复合材料宏观弹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0.
原位聚合法制备三维编织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液态原位聚合法成功地制备出性能较好的三维编织碳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C3D/PA6)及三维编织芳纶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K3D/PA6);并对两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C3D/PA6的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高于K3D/PA6,而K3D/PA6则比C3D/PA6具有更高的抗冲击强度和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