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航空   51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侯炜 《宇航计测技术》2005,25(5):31-33,37
分析了利用小波变换测量窄带信号瞬时频率的原理,介绍了一种在小波变换的基础上,采用相位建模以提高精度的瞬时频率的估计方法。  相似文献   
82.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研究了高温瞬时和热暴露对2024 T3511状态铝合金拉伸性能的影响及对应的组织变化。实验结果说明,经高温瞬时和热暴露后,强度曲线经过一段平缓阶段迅速下降;而塑性曲线一反常态,塑性与温度不呈单调函数关系,曲线中间有一最低值。微观分析表明,合金存在两种类型时效沉淀相S系列相和X相。S系列相(G.P.区形核)遵循以下时效序列: G.P.区—→S″—→S″+S′—→S′+S—→SX相在S″+S′阶段内析出。与强度曲线平缓阶段对应的组织是G.P.区和S″相,与强度开始下降阶段和塑性最低区域对应的组织为S′+S″+X,这与半共格S′和X的形成有关。与强度下降和塑性回升阶段对应的时效组织是非共格S+X相。  相似文献   
83.
蔡开元  文传源 《航空学报》1989,10(7):354-361
 瞬时故障广泛存在于各种系统并导致功能失效。按照其导致系统故障的机理不同,瞬时故障可被划分为若干类。第一类瞬时故障具有这样的性质,其持续时间一旦超过某一界限即引起系统故障。第二类瞬时故障导致系统故障的概率与其出现时刻有关而与其持续时间无关。 本文讨论第三类瞬时故障并计算其在(0,t)时间内不导致系统故障的概率。第三类瞬时故障具有这样的性质,其导致系统故障的概率与其持续对间的关系服从某一分布。本文所建立的用于描述第三类瞬时故障的模型考虑了瞬时故障不出现状态FNP,以及瞬时故障不作用状态FN和瞬时故障作用状态FA向FNP的转移,但并没有假定状态之间的转移具有Markov性质。因而可被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84.
新近有报告提出ISAR图像重构的新方法——距离瞬时多普勒(RID)算法,它是众所周知的距离多普勒(RD)算法的扩展算法。RID采用联合时频变换(JTFT)技术来代替经典的多普勒谱分析方法。本文旨在从解析和数值分析的角度来证明使用RID技术可成功获得转动(俯仰、横滚、偏流)目标的ISAR图像。我们特别分析了RID和RD技术在对直线运动的振荡目标成像时的性能。  相似文献   
85.
针对瞬时频率法提取相位编码信号脉内特征参数易受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综合对称相关函数与瞬时频率法的新处理方法。利用信号的对称相关函数抑制噪声,对信号的瞬时自相关相位进行无模糊重构获得信号的瞬时频率,根据瞬时频率特征提取脉内特征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6.
为满足三相不平衡飞机电网的无功功率实时补偿要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来精确检测基波正序和负序电压、电流,并推导出补偿导纳的表达式;SVC的整体控制采用了开环和闭环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算法,并在闭环控制算法中,提出了自适应非线性模糊控制器在无功补偿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案。该方案结合了模糊控制和PID控制2种方法的优点,根据系统状况改变PID控制器的参数,以达到更好的动态控制效果。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SVC控制系统对于提高功率因数和补偿三相不平衡,具有响应快、精度高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7.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频分布的信道参数盲估计方法。首先分析了多径信道模型和时频域匹配滤波算法,接着根据时频分布自身项和交叉项的不同特点,提出采用短时傅里叶变换的时频图对Wigner—Ville分布进行滤波,以提取源信号的时频脊线,然后利用时频域匹配滤波对多径信号进行参数估计。该方法快速简单,参数估计准确,分辨率高。仿真实验对雷达脉内频率调制信号进行多径参数估计,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利用瞬时频率提取雷达辐射源特征的新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新的雷达辐射源特征提取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伪维纳分布寻找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最佳窗,基于该窗精确估计信号的瞬时频率,从瞬时频率估计中,可以识别出相位编码信号,然后对于不同的编码类型,利用所估计的瞬时频率,提取瞬时频率的自相关的主瓣峰值和最大旁瓣值的比值作为识别特征.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提取的特征值可有效识别不同体制的雷达信号.  相似文献   
89.
连续旋转爆震波的瞬时传播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开展氢气/空气连续旋转爆震试验,并计算连续旋转爆震波的瞬时传播频率与传播速度,统计其相对标准偏差,并以此作为爆震波瞬时传播过程稳定性的评价标准,研究推进剂流量对连续旋转爆震波瞬时传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当量比为1.0时,空气流量由321g/s增加至505g/s,连续旋转爆震波的平均传播频率由4.60kHz升高至5.33kHz,平均传播速度由1445m/s增加为1674m/s;连续旋转爆震波瞬时传播频率的相对标准偏差则由4.00%减小至1.69%,这表明连续旋转爆震波在较大的推进剂流量下的传播过程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90.
基于改进小波脊线法的LFM信号脉内特征提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号脉内特征提取技术是电子战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对密集和复杂环境中辐射源的分选和识别有着重要的意义。研究了基于小波脊线法提取线性调频 (LFM )信号的脉内特征 ,提出了改进的小波脊线法 ,并进行了仿真 ,仿真结果证实了改进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