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59篇
航空   375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50篇
航天   9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71.
舰船升沉运动对旋翼瞬态气弹响应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旋翼气弹计算模型基础上引入舰船3个平动和3个转动广义坐标,根据Hamilton原理建立了基于广义力形式的计入舰船运动的旋翼瞬态气弹响应计算模型。通过与国外试验及计算值的对比验证了本文计算模型的正确性,经算例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升沉对桨尖最大负向位移影响明显,随升沉运动幅值增加、周期的减小,桨尖最大向下位移增加明显,相位影响显著;(2)升沉与纵摇耦合运动对桨尖最大负向位移影响明显;(3)升沉与横摇耦时主要以升沉为主,横摇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572.
以稳态压敏漆技术和瞬态热色液晶技术为测量方法,实验研究了尾缘区域凸肋内冷供气通道对外部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详细对比分析了直肋间距和吹风比对尾缘劈缝扩张表面的气膜冷却效率、对流换热系数和劈缝流量系数的影响,并引入热流密度比来衡量对比紧凑凸肋通道对劈缝表面的综合冷却效率增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劈缝流量系数受吹风比的影响较小,随肋间距的增大而减小;凸肋通道明显加强了射流的混乱程度,导致其与主流掺混程度加剧,降低了劈缝表面远下游区域的气膜冷却效率,小肋间距结构气膜冷却效率略高于大肋间距结构,随着吹风比的增大,凸肋通道结构与基准结构的气膜冷却效率差异减小;凸肋通道结构可提升基准结构缝出口区域的低换热性能,尤其对于小肋间距结构,大吹风比时,缝出口的换热核心区沿流向延伸效果增强;具有小肋间距的凸肋通道对尾缘劈缝的综合冷却性能有促进作用,其中肋间距p/h=4结构可提升15%~20%的综合冷却性能,而大肋间距结构明显降低了基准结构的综合冷却性能。  相似文献   
573.
为探究先进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工艺在空间应用中的可靠性问题,研究14 nm工艺下P型沟道鳍式场效应晶体管(pFinFET)器件中的抗单粒子瞬态(SET)加固策略。通过在器件中插入平行于鳍方向的重掺杂N型沟槽(Ntie)和P型沟槽(Ptie)来减缓SET的影响。三维TCAD仿真结果表明:加固之后器件的抗SET特性和沟槽本身的偏置条件相关。当重掺杂沟槽处于零偏状态时,抗辐射加固的性能最好,SET脉冲宽度降低程度可达40%左右;然而,当处于反偏状态时,由于特殊的电荷收集过程的存在,使得SET脉冲幅度反而会明显增大,脉冲宽度减小程度并不明显。此外,还研究沟槽面积、间距及掺杂浓度对pFinFET中的SET脉冲宽度的影响,得到提高抗SET效果的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574.
变转速旋翼在高速及长航时直升机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旋翼变转速过程的瞬态动力学响应及载荷特性,对直升机飞行控制和部件结构设计都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相对坐标描述的拉格朗日递推多体动力学方法,构建了一套旋翼变转速过程瞬态动力学分析模型,能够体现动态时变的旋翼转速和旋转角加速度对动力学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旋翼变转速过程的瞬态动力学行为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旋翼变转速过渡过程,对摆振方向动力学影响十分显著,进而会引起旋翼轴扭矩瞬态载荷过冲现象;采用平滑进入/改成的变转速策略,有利于减小旋翼轴扭矩过冲载荷;旋翼升转速和降转速过程,会产生不同的动力学影响;变转速过渡时间是影响瞬态动力学特性最重要的因素,随着角加速度的增大,旋翼轴扭矩载荷过冲会急剧增大;旋翼拉力水平、前飞速度等飞行状态参数,主要影响稳定状态下的载荷基准值,对瞬态载荷过冲幅值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5.
杨凯  霍柏琦  姚晔  石磊  邓康耀 《推进技术》2022,43(8):405-410
针对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瞬态性能提升的需求,开展了增压中冷船用大功率柴油机瞬态工况动态响应及燃烧特性实验研究。研究表明,涡轮增压器惯性导致的进气滞后是柴油机瞬态工况下性能恶化的主要原因;突加载工况下,进气量响应滞后供油量响应4~5个工作循环,且进气量响应速度随初始负荷增加而增加,指示平均有效压力(Indicated Mean Effective Pressure,IMEP)等燃烧特征参数加载过程中响应速度较快,波动较小;缸内燃烧过程恶化,燃烧重心和燃烧终点较同负荷下稳态工况值均推迟。  相似文献   
576.
瞬态温度场不确定性分析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设计与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考虑材料热物性参数的认知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了一种瞬态热传导温度响应的不确定性分析求解方法。首先,通过拉丁超立方抽样获得不确定性参数样本,将样本参数写入有限元计算文件中,用区间来表征参数的认知不确定性。其次,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及有限元计算得到结构的不确定性瞬态温度响应曲线集。最后,以波纹夹芯热防护结构为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当结构有净热量流入时,由材料热物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引起的瞬态温度响应的不确定性区间不断增大,并且瞬态温度响应的不确定性区间宽度与结构的温度变化具有正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577.
抽油机示功图直观显示了抽油机工作情况,但实际工况情况呈现典型的长尾分布特性,类别严重不平衡。传统方法无法准确识别小类别工况,也无法获得井下工作状态准确识别。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驱动的多类别长尾数据代价敏感主动学习算法(Cost-sensitive active learning algorithm based on distribution -driven multi-class long-tailed data, CALA)。首先,考虑数据分布特性,以最小化代价为优化目标确定数据的最佳聚类簇数;其次,通过加入预分类误差代价来更新之前得到的最佳聚类簇数;然后,构建集成分类模型作为分类器;最后,通过迭代来平衡数据分布。采用某油田真实的示功图数据进行测试,显著性实验分析证明CALA在小类别工况诊断上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78.
徐宁  李冬  汪作心  万新超 《推进技术》2022,43(1):375-383
以船用九级轴流压气机为研究背景,探讨减少可转导叶列数的可行性,并提升低工况喘振裕度,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通流布局优化对压气机低工况稳定性的影响。通过特性分析和详细流场分析表明:一维关键参数选取对最佳可转导叶控制策略影响较大。优化部分级关键参数,不仅减少了可转导叶列数,而且提升了低转速下的喘振裕度,在75%转速下喘振裕度提升了2.27%,在70%转速下喘振裕度提升了3.3%。  相似文献   
579.
主要是以某型飞机的机载电源系统为平台,重点分析了该机型的电源系统的供电转换功能和对用电设备的影响,并介绍了该机型的供电转换技术的基本原理,转换瞬态的细节,其中也对不中断转换供电(NBPT)做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580.
针对多工况的航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RUL)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工况聚类分析和残差自注意力的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首先,通过聚类将不同的工况进行划分,并构建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符合发动机性能变化的退化参数;其次,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获取数据中隐含的发动机性能退化特征;再次,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挖掘时序退化特性并对其进行记忆;最后,结合残差自注意力机制对退化特征分配不同的权重来实现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预测。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C-MAPSS多工况数据集上进行了消融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评分和均方根误差均最优,可为发动机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