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8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65篇
航空   402篇
航天技术   158篇
综合类   50篇
航天   29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11年2月12日,俄罗斯医学生物问题研究所对外发布,载有3名"火星-500"项目志愿者的登陆舱当天成功模拟在"火星"表面着陆。据悉,登陆舱内载有来自中国的王跃以及2名分别来自俄罗斯和意大利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42.
导航,制导和控制是日本确定可返回收式航天飞机自动着陆技术的小型自动着陆试验机中的重要的部分,本文重点讨述导航,制导和控制系统的开发及设计的要点,飞行试验的结果,及试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小型自动着陆试验机是从1994年4月正式开始基本设计。  相似文献   
43.
郑无计  李颖晖  周驰  武朋玮  董泽洪 《航空学报》2019,40(4):122478-122478
结冰严重破坏飞机的动力学特性,使飞机的非线性和动力学耦合特性表现明显,导致传统的安全预警方法无法准确有效地评估飞行存在的潜在风险,易引发飞行事故。为解决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力学边界的新型安全预警方法,该方法可综合考虑飞机的动力学耦合特性,可为结冰飞机的实时安全预警系统的构建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首先,基于微分流形理论确定结冰飞机精确的动力学边界,并详细分析了飞机结冰对动力学边界的影响;其次,利用动力学边界相对距离对飞行风险进行量化,结合动力学边界的特性确定了安全预警的方法;最后,搭建了飞行仿真训练系统,并以着陆为训练科目,通过与传统迎角安全预警方法对比,得到基于动力学边界安全预警方法的优越性。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迎角限制方法,动力学边界安全预警方法可提前发现飞行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且基于此方法的飞行训练系统可对驾驶员进行结冰安全操纵训练可提高结冰飞机的飞行安全。  相似文献   
44.
45.
着陆姿态对地外天体表层采样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层采样技术是获得地外天体特性的重要手段,是完成地外天体采样任务的一项关键技术。文章结合4自由度表层采样装置的特点,建立了表层采样装置的逆运动学模型,分析了极限着陆姿态下表层采样装置安装位置在当地参考坐标系中的变化,并针对一次封装与二次封装过程中表层采样装置的位置和姿态要求,明确了末端采样器姿态补偿方法,提出了着陆姿态对表层采样影响的分析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分析着陆姿态对表层采样的影响,可为表层采样装置适应性设计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6.
动态新闻     
《航天器工程》2014,(1):136-145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发国内最大空间环境模拟器据中国航天报2013年11月7日报道,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自主研发的国内最大空间环境模拟器KM8在五院天津滨海航天城超大型航天器AIT中心厂房内正式动工开建。KM8空间环境模拟试验设备为立式容器,将在大型真空容器空心法兰结构设计、不锈钢板式热沉研制、真空抽气方法优化技术、大载荷水平调节系统等方面实现多  相似文献   
47.
航天着陆试验场指挥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挥控制系统是航天着陆试验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完成试验指挥、控制、管理、视频监控、数据分析与处理、故障判别、仿真、授时、通信等功能。文章所介绍的某航天着陆试验场指挥控制系统,由时统子系统、通信子系统、语音调度子系统、视频监控子系统、大屏幕投影显示子系统、数据处理与存储子系统、指令发控台、指显工作站、软件等组成。系统结构采用双机双网并行工作模式设计。作为数据传输核心的通信子系统,采用双网热备路径冗余设计;作为数据处理与指令发布核心的处理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控制计算机,设计上都采用了双机并行技术。实践证明,上述技术的运用从系统结构上避免了由于单点故障而引起的系统宕机,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8.
“阿波罗”登月舱的软着陆支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登月舱的软着陆支架是确保月面探测活动及宇航员返回地球的关键装置。文章对“阿波罗”登月舱软着陆支架进行了介绍,描述了其技术指标、功能要求和基本组成,并对“阿波罗”登月舱软着陆支架的构型设计,主支柱、辅助支柱、足垫、展开架、收拢释放机构、展开锁定机构、触杆高度器以及铝蜂窝缓冲元件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说明。鉴于“阿波罗”登月舱软着陆支架的设计通过了多次飞行试验的验证,文章结合“阿波罗”登月舱软着陆支架的方案,提出了中国载人登月工程中登月舱软着陆支架研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9.
刘敏  荣伟 《航天器工程》2013,22(1):82-86
以稳定下降阶段的降落伞-返回舱系统的动力学模型为基础,针对反推发动机不同的失效模式,建立了4种返回舱反推力模型,通过计算获知了4种返回舱着陆角和速度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可为反推发动机失效情况下被动缓冲装置的设计输入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返回舱着陆安全性评估和制定故障预案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0.
基于行星定点软着陆探测任务的需求,围绕复杂形貌行星着陆过程环境特点,首先分析了行星着陆复杂形貌特征匹配与自主导航所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随后综述了行星着陆复杂形貌特征匹配与自主导航的研究现状,并概括了行星着陆复杂形貌特征匹配与自主导航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未来行星着陆探测复杂形貌特征匹配与自主导航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