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8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260篇
航空   1423篇
航天技术   459篇
综合类   210篇
航天   79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109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9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58篇
  2009年   144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发射消息     
《中国航天》2003,(8):46-46
  相似文献   
972.
《太空探索》2003,(5):14-15
飞船发射升空阶段是容易出现问题的阶段,“神舟”飞船安装有逃逸救生装置,当运载火箭在待发和发射阶段一旦发生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事故时,逃逸救生装置能迅速将飞船拉离火箭,到达安全位置,然后用降落伞安全着陆。在轨运  相似文献   
973.
974.
《中国航天》2003,(10):9-12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在晴空万里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5号,带着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升空了。10月16日,又是一个好日子,凌晨6时23分,神舟5号按预定时间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成功着陆,与理论着陆点仅相差4,8千米,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安然无恙,自主走出返回舱。短暂的21小时,创造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的完美旅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笔。多少中国人在经历了一个不眠之夜后,奔走相告:我们成功了!我们的飞天之梦实现了!让我们在这里重温一下创造辉煌历史的一幕幕精彩瞬间。  相似文献   
975.
976.
文章描述了神舟号载人飞船回收着陆分系统的技术设计,总结了系统设计的特点及技术进步,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评估,以期对型号后续研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77.
谢平 《中国航天》1991,(11):24-28
国际宇航科学院(IAA)有一个庞大的国际宇宙探测和人类到太阳系及其它星球上生活的设想。建设国际月球基地计划只是上述庞大规划的一部分,也是第一步。IAA向世界上各从事航天事业的国家倡仪,力求在一个无偏见的科学和技术的原则下,制定一个世界性规划。 本方案只是从战略和政策的角度描绘出一个供参考的规划框架,而不是提出技术细节和方案。本报告包括计划的时间进度结构,计划的组织机构,计划的预算等。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可以产生各种计划结构和技术方案。国际宇航科学院下一步能做的事是什么时候,怎样一步一步地达到预期的目标,而干还是不干的决策,只有各国政府才有权决定。  相似文献   
978.
赵楠 《飞碟探索》2006,(9):32-33
“我觉得这东西对我们都很感兴趣……它看上去很伤心……在太空中没有爱,但是地球上却有关爱。”艾瑞尔学校位于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城外,是一所规模不大的小学。在那里我和约翰·迈克一起听了埃尔莎(化名)和她的同学们讲述他们1994年9月16日奇遇UFO的经历:共有60个6岁~12岁的孩子说,见到了一个大型宇宙飞船和几个小型宇宙飞船在操场旁边茂密的灌木丛上空盘旋并着陆。两天内,我们采访了12名孩子,他们都详细连贯地讲述了相同的奇遇。除了宇宙飞船,他们还看到了其他两个不明物体,其中一个紧贴在宇宙飞船的上部,另一个则在草地上来回飞行。据…  相似文献   
979.
基于带时间约束的多段图问题是多段图问题的自然扩展。该文带时间约束的多段图的路径选择,引入了递归集合的表示方法和回溯技术,在给定时间条件下计算出了最小成本的旅游路径。  相似文献   
980.
一种自适应双腔缓冲器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基于弹簧自适应控制油孔面积的双气腔双油腔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和分析方法,同时也建立了一种三维摇臂式起落架着陆动力学模型。对某飞机起落架着陆缓冲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进行了落震试验验证,结果证明了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