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5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281篇
航空   1276篇
航天技术   324篇
综合类   223篇
航天   53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9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李益瑞 《飞行力学》1993,11(4):69-74
针对电传控制增稳飞机进行了进场着陆的飞行品质地面模拟试验研究,验证了适合于进场着陆的控制律,并得出一些重要的有关进场着陆的驾驶员评定意见。此外,还计算了轨迹角超调值,验证了该参数数可以作为一个重要的飞行品质准则。  相似文献   
142.
早在1960年,人类就开始了火星探测活动,截至2003年12月底已经发射了30多个火星探测器.其中成功的却不到一半。但人类探测火星的信念没有动摇。2003年8月27日,火星运行到6万年来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人类从2003年6月~7月不到40天的  相似文献   
143.
定位系统(GPS)正在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叙述了采用差分全球定位系统/高度表(DGPS/RA)组合技术引导飞机进近着陆的研究试验,并对国际上GPS引导飞机进近着陆应用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4.
在飞机进行能见进近或仪表进近能见阶段的飞行中,对飞行安全起重要作用的除飞行程序、操作技术等之外,还存在诸多的安全因素,这些因素对于进近的成功、飞行的安全同样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一、进近地形与跑道坡度当飞行员进行能见进近时,可以通过连续监控精密下滑道、目视进近被度引导系统(VASI)或其他现代进近设备,使飞机稳定在正常下滑线并安全着陆,而不考虑跑道坡度及周围地形,但实际上飞行员在能见进近时,会不自觉地利用所看到的地形及跑道来参考,完成其工作。所以,跑道周围地形及跑道坡度必然会对正常的能见进近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5.
研制了带垫卡箍刚度测试装置,分别对不同规格卡箍线刚度和扭转刚度进行了测量,并将卡箍刚度测量数值引入卡箍-管路系统有限元模型,通过管路固有特性数值计算与试验测试结果对比,误差在5%左右,验证了卡箍刚度参数的准确性.进一步搭建了卡箍阻尼测量系统,通过测量卡箍动态传递率,获得相对应的模态阻尼比,并将卡箍阻尼测量数值引入卡箍-...  相似文献   
146.
为提高无人机着陆效率,从着陆速度向量场和导引律设计两方面研究改进。首先,基于椭圆设计速度向量场,实现飞行路程更短、机动性能要求更低的着陆轨迹。然后,基于像素坐标系与机体坐标系的关系,设计无人机的航迹方位角指令;以椭圆切线方向为参考,结合合作矢量特征,设计航迹倾斜角指令;利用图像信息,设计速度大小指令。最后,理论比较了传统轨迹与提出轨迹对方向机动性性能的要求,给出了轨迹参数与无人机方向机动性性能的关系。利用Simulink搭建系统仿真平台,计算满足要求的合作矢量特征。结果表明,无人机以曲线轨迹准确软着陆到目标,满足实际运用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7.
为了研究多容腔耦合的瞬态响应特性,结合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结构特点,搭建了包含容腔、管道、孔等多个元件组成的系统级实验台,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同时,引入滞后时间、响应时间和响应时间系数三个评价参数,用于定量分析系统响应过程的快慢和强弱。实验分析了多容腔耦合响应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了不同位置气流压力的时间响应曲线以及响应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容积效应对腔压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延缓作用,并且每个测点的延迟时间不一致,越远离扰动源滞后时间越长;响应时间与扰动压力及转盘转速相关,扰动压力越高压力响应时间越长,旋转流动对气流参数的变化具有延缓作用,在实验工况下转速提高一倍,旋转盘响应时间增加约0.5s,增幅大于10%。  相似文献   
148.
149.
针对空间快速响应发射方案评估优选问题,通过分析空间快速响应发射任务规划过程得到发射方案组成要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三级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专家主观喜好和客观事实,同时为了有效避免个别专家个性意愿对于权重分配的影响,采用信息熵权法和群决策层次分析法相组合的方式完成了指标赋权;针对方案指标数据的多样性,通过逼近理想解排序法对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估及优选排序.典型算例证明了该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空间快速响应发射方案评估优选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0.
根据轴承腔中采用环下供油方式冷却跑道的特点,设计出两种不同结构方案的甩油盘。分别建立其气液两相流的流体域数值分析模型,采用CFX软件对跑道下表面的流场进行计算,得到滑油的质量流量和体积分数。运用ANSYS Workbench的多参数响应面优化设计方法,以滑油有效冷却流量为目标函数,得到甩油盘各个结构参数在限定范围内的极值及对应的结构参数值,并将优化后的结构参数构造的数值分析模型输入CFX软件中,对其计算结果进行检验,证明了优化设计的可靠性。通过对比两个甩油盘方案的优化结构,选出了更优的结构方案,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