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0篇
  免费   195篇
  国内免费   197篇
航空   953篇
航天技术   327篇
综合类   298篇
航天   54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25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91.
基于案例学习的决策方法具有易于理解、贴近 实际决策过程的优点,成为当前决策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文中针对如何有效地集成不同决 策专家提供的案例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调权的案例学习群决策模型用以解决多属性分类 决策问题。该方法首先针对各决策者给出不同案例数据,通过构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识别 出具有一致案例信息重要度最大化的典型案例集。然后设计了分类阈值远离程度最大化模型 ,以此确定兼容各个决策者案例信息的指标权重(协调权)和最优分类阈值,由此构建一致 性的效用函数并应用获得的阈值进行分类决策。最后通过案例研究以及与其他模型的比较分 析,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2.
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神经网络自适应补偿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更具工程价值的任务空间内的自由漂浮状态空间机器人模型不确定性末端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策略用于机器人末端控制.通过神经网络在线建模来逼近系统中的非线性模型,神经网络的逼近误差及外界有界扰动通过鲁棒控制器来消除,采用引入GL矩阵及其乘法算子"·"来直接辨识的各部分系统参数.该控制策略既不需要逆动态模型的估计值,同时也避免了求雅克比矩阵的逆,降低了计算量.基于李亚普诺夫理论证明了整个闭环系统全局渐近稳定.仿真结果表明了这种神经网络控制器对于任务空间的空间机器人末端控制在达到较高的精度的同时,能够满足实时性要求,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3.
大椭圆轨道卫星编队T-S模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椭圆轨道卫星编队的相对运动模型参数大范围变化的情况,设计了基于T-S模糊模型的渐近跟踪控制器。该方法对非线性系统在一些选定工作点进行线性化,针对每一个线性模型采用LQR方法设计了局部渐近跟踪控制器。在此基础上,以卫星轨道角速度为前件,局部线性模型为后件,构造T-S模糊控制系统。然后采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分析系统的稳定性,保证系统的大范围渐近稳定。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系统能在大范围参数变化下工作良好。  相似文献   
194.
饱和非线性系统增量增益的LMI界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系统的输入-输出研究方法,通过求解系统的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确定了具有饱和非线性系统的增量增益,示例计算结果表明,确定系统的增量增益不但可以方便地判断饱和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95.
模态参数识别的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研究与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秦仙蓉  王彤  张令弥 《航空学报》2001,22(4):340-342
以 GARTEUR飞机模型的飞行颤振和地面共振试验为例,对模态参数识别的特征系统实现算法的4种变形特征系统实现算法(ERA)、快速ERA(FERA)、相关ERA(ERA/ DC)和快速相关ERA(FERA/ DC),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与ERA相比,ERA/ DC的阻尼识别精度在10%和30%噪声下可以提高6~60倍;FERA的识别速度可以比ERA提高4~1 0倍,且精度较高;而FERA/ DC的识别速度可以比ERA/ DC提高 3~5倍,并且精度不会降低。  相似文献   
196.
郑敏  申凡  陈同纲 《航空学报》2001,22(6):546-548
对于一些大型结构,难以采用人工激励进行模态识别,只能利用环境激励信息,单独从响应数据提取模态参数。针对这一实际情况,首先从经典差分模型入手,推导出了环境激励下的多参考点互相关差分模型,然后分别采用增广矩阵法和多项式特征值法求解模态参数。最后采用一飞机模型对多参考点互相关差分模型法进行了试验验证,并且将2种求解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参考点互相关差分模型能够有效地进行环境激励下的模态识别,并且多项式特征值法比增广矩阵法所得结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7.
20世纪40年代以来,世界上爆发了一系列战争,经过这些战争的洗礼、机载电子战装备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几次局部战争 空军电子战情况的回顾,可以清晰地看到机载电子战装备在战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战术的应用上也越来越复杂。  相似文献   
198.
系统分析了空间坐标转换的不同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运用旋转矩阵理论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指出了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齐次矩阵,微分算子及雅可比阵矩等有用概念,作为例子,讨论了这些概念在机器人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9.
从降低发动机振动的角度上提出了选择支承方案的原则。以某型机具有一对中央弧齿锥齿轮啮合的转子-机匣发动机系统为对象,研究了支承方案对发动机振动特性的影响。分别采用轴质量离散弯扭耦合传递矩阵法和轴质量均布的纯弯曲传递矩阵法,比较该机主轴采用二支承方案及三支承方案时系统的临界转速、不平衡响应和初始弯曲响应等振动特性,得出了该机采用三支承方案优于二支承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0.
单扇区管制移交间隔管理模型和算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区域管制移交间隔管理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分析当前的流量管理模型和算法,提出单个扇区管制移交间隔管理模型。在研究中,引入间隔矩阵概念,以指定时段内的延误控制为目标,分析扇区容量和管制移交高度层选择等限制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并通过间隔增量矩阵的使用来优化算法。算例中采用在国内某区域管制范围内的繁忙时段数据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