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9篇
  免费   391篇
  国内免费   233篇
航空   1901篇
航天技术   576篇
综合类   256篇
航天   105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9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320篇
  2011年   284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05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43篇
  2006年   162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118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66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利用二维激光多普勒测速仪对零压力梯度下光滑面和小尺度沟槽面的沟槽及峰上部区域中湍流边界层流场进行了对比测量。笔者着重考察了在相同流动条件下两位置的平均速度、流向速度脉动强度、高阶矩以及雷诺剪应力的分布特性。实验中发现:沟槽能够增加粘性底层的厚度,减小壁面剪切力,有减阻效应。而此处的流向速度脉动的强度、高阶矩以及雷诺剪应力在距离壁面的不同区域中均有减小或降低,说明沟槽具有削弱湍流湍动的功能;而峰上部的湍流统计平均量则表现出与槽相反的结果或趋势。还讨论了该沟槽面减阻的原因。  相似文献   
992.
机械制造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概况(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王珉机械制造的重要手段──加工技术的发展加工技术与电子技术、控制技术、物理化学原理和新型材料结合,将产生出新的加工技术,如热能加工中的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激光束加工、电子束加工、等离子加工、机械能...  相似文献   
993.
针对加力燃烧室壁温计算的假设条件。进行了模拟加力燃烧室工况的试验,测取并分析了加力模型隔热屏沿程各参数及其变化规律,得出了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4.
本根据国防科工委综合计划部预研协作局的要求而编写。具本阐明了预先研究在航空发动机研制中的地位与作用,提出了航空发动机研制研究与发展中的阶段划分,以及各阶段特定的含义,并以高压压气机,主燃室,涡轮为典型例子作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95.
可压缩自由剪切层纹影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96.
空气喷气发动机试车台排气扩压器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气扩压器的作用是将发动机排出燃气的部分动能转换成压力能,真实模拟发动机排气反应和环境压力条件。它是高空台排气系统将被试发动机的高温高速燃气进行减速、降温、降低噪声,从而使燃气顺利地进入引射器(排气抽气设备)或排入大气的关键部件之一。排气扩压器的设计与被试发动机的合理配置至关重要。它与高空台的模拟高度、工作范围及节约能源等问题直接相关。所以必须综合考虑排气扩压器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997.
从大系统的复杂性和军事装备系统复杂性方面,在分析基于专家智慧集成构成的群决策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军事装备系统模式设计方法,即装备复杂系统模式设计方法三维框架的构建、面向专家智慧集成的设定研讨、基于信息价值链的效果评估以及基于探索性分析方法的装备复杂系统模式优化。  相似文献   
998.
Ti2AlNb基合金板材电子束焊接焊缝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了不同的焊接参数对厚度分别为3、5、7和9mm的Ti2AlNb基合金板进行电子束堆焊,并进行不同制度的焊后热处理.利用OM、SEM、EDS和显微硬度测试等方法对焊缝区域的显微组织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99.
红外干扰弹作为红外对抗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本文首先概述了机载红外干扰弹设计的考虑因素,然后细致研究了机载红外干扰弹的设计。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