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9篇
航空   173篇
航天技术   58篇
综合类   52篇
航天   6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利用南极极点站(磁纬约75°)1986年31-38kHz频率的VLF波数据和卫星观测的IMFBy分量数据,分析研究了IMF晨昏分量By对高纬VLF极光嘶声统计发生率周日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By对极光嘶声的统计发生率的磁地方对(MLT)分布有明显的调制作用。磁正午前后的VLF统计发生率不对称,By为正,午后发生率大于午前,By为负,午前发生率大于午后,By极性对夜侧VLF发生频次的磁地方时分布也有  相似文献   
92.
93.
对一起直流起动发电机弹性轴断裂故障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修理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4.
95.
监测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的结构损伤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就目前国内外研究较热且应用前景较大的一类新型无损检测技术——基于CFRP导电网络的自检技术进行综述,总结了直流法和交流法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尤其是对各种检测方法适用的环境和损伤类型进行了评估。最后指出了发展出一套智能化的CFRP结构损伤自检体系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6.
97.
面向新世纪的粒子图像测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种综述粒子图像测速(Paricle Image Velocimetry)的非接触、瞬时、动态、全流场的和本质上是直接的速度场测量技术,成为当今最实用和非常有潜力的流体力学全流场观测(Full Flow Field Observation&Measurement)技术。回顾和展望PIV(包括DPIV,SPIV,HPIV等)及尖用的进展和前景。面临新世纪,PIV技术有望最终攻克一个容积的三维速度场时  相似文献   
98.
光磁共振测量地磁场的改进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光磁共振原理,通过光抽运,形成原子的能级分布偏极化,再加入射频信号打破塞曼能级偏极化分布,形成并输出光磁共振信号。然后,同时改变扫场和水平磁场方向,调节水平电流大小,再次获得光磁共振信号。根据2次测得的水平亥姆霍兹线圈电流,计算等效磁感强度。由仪器的垂直电流,计算地磁场垂直分量。二者合成,即可得出当地磁感强度。改进后,此方法克服了以往先测定朗德因子再测定地磁场的缺点。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为例,把脉宽调制系统中脉宽延迟后的输出控制信号傅氏级数分解为直流分量、交流分量,直流分量主要影响控制器的设计,交流分量主要影响脉宽调制频率的选择,分析脉宽延迟对控制系统的影响,如何消除不利的影响,包括如何选取调制脉宽频率,如何改进控制器。  相似文献   
100.
低压下直流式喷嘴雾化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徐圃青  王家骅 《航空动力学报》1996,11(3):273-276,331
利用脉冲激光技术测量了低压下直流式喷嘴侧喷下游的油雾场,获得了油滴直径、索太尔平均直径、燃油浓度空间分布以及射流穿透深度随环境压力下降的变化规律,得出了在低压下由于气动力与脉动紊流强度的减弱,将导致油雾平均直径增大和浓度空间分布不均匀等燃油雾化特性变坏的实验结果。同时研究比较了气流速度与油压对雾化特性的影响,并认为:气流速度始终是决定燃油雾化质量的主要因素;低压下应主要考虑油压变化对射流穿透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