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47篇
  免费   1333篇
  国内免费   1168篇
航空   6522篇
航天技术   1480篇
综合类   956篇
航天   2790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328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95篇
  2020年   418篇
  2019年   437篇
  2018年   347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364篇
  2014年   468篇
  2013年   376篇
  2012年   560篇
  2011年   543篇
  2010年   467篇
  2009年   488篇
  2008年   533篇
  2007年   517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451篇
  2004年   387篇
  2003年   396篇
  2002年   285篇
  2001年   266篇
  2000年   298篇
  1999年   245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233篇
  1996年   200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67篇
  1993年   135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转速导数(N-dot)和换算燃油流量加速控制计划是航空发动机加速过程安全、快速的重要保障,但各自分别易受到功率提取、性能衰退和传感器、燃油计量装置误差的影响导致失速喘振或加速性的下降。为了提高所控制加速过程的鲁棒性,使用这两种控制计划所获燃油流量的偏差大小对N-dot控制计划的控制目标进行调节修正的融合控制方法获得实际的加速燃油流量。以双转子加力涡扇发动机为对象的仿真验证表明,该控制方法可以适应全包线加速控制的需要;相比其余两种控制计划在受功率提取、误差影响下保持正常工作的范围更广;相同工作条件下,该方法比N-dot控制计划更不易发生喘振,比换算燃油流量控制计划的加速时间更小。  相似文献   
912.
为探究激波/边界层干扰表面摩阻统计特性,对马赫6柱-裙构型的激波/湍流边界层流场进行了直接数值模拟,推导了柱坐标形式的时均摩阻分解公式,将其与对流效应、流向不均匀性效应、分子黏性耗散效应、曲率效应和湍动能耗散关联起来,在此基础上对摩阻脉动和时均摩阻的统计特性进行了研究。概率密度分布结果表明干扰区内摩阻脉动概率密度明显偏离正态分布,摩阻脉动在该区域的间歇性较强,这与湍流脉动在激波干扰后存在显著内在可压缩性效应有关;谱功率密度结果表明摩阻脉动的能量在干扰前中频部分的能量占据主导,峰值对应频率约为0.14,干扰区后附近区域峰值位置转移到高频区域。采用摩阻分解公式对激波干扰前后的时均摩阻进行分解,结果表明时均摩阻的主要贡献来自分子黏性耗散效应和湍动能耗散效应;在激波干扰前分子黏性应力效应占据主导位置,干扰后湍动能耗散效应占据主导位置;激波干扰后对流效应明显增强,曲率效应的贡献在激波干扰前后基本保持不变;流向不均匀项贡献由正贡献变为负贡献,且所占比例有所上升,这主要是由压力梯度项的变化导致的。对分解后各项积分内函数沿法向分布的分析表明,分解后各项在边界层内分布呈现较大的差异,特别地,湍动能耗散项...  相似文献   
913.
吸气式电推进系统能收集高空稀薄气体作为推进剂,延长卫星的工作寿命,其关键性技术之一是进气道的结构设计。采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DSMC)法,数值研究了进气道长纵比、进气道出口锥角和栅格结构及其几何尺寸参数对进气道进气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进气道长纵比,能提高进气道的压缩比和收集效率,当长纵比为7时,压缩比和收集效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00和0.65;增大进气道出口锥角,进气道的压缩比和收集效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出口锥角的理论最优值为70°;栅格结构能有效防止已捕获粒子从进口逸出,从而提高进气道的压缩比和收集效率,改变栅格板厚度对进气道的压缩比和收集效率影响不大,而增加栅格板的长度和层数,进气道的压缩比随之提高,但收集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914.
用微型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煤碳生产,可以大大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和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改善煤矿的生产管理和增加企业效益。本文具体介绍了一个适用于中、小型煤矿的安全生产微型机监测与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软、硬件配置,并着重讨论了系统主站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该系统现已投入运行。实践证明,设计合理,性能稳定,工作可靠,它是一个特别适用于中、小型煤矿的廉价安全生产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915.
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某些电器系统或电路网络的运动微分方程在数学上与力传感器的运动微分方程是相似的,因而说测力传感器的机械模型与电器元件的网络模型也是相似的。从传递函数的角度讨论了这种相似性并指出了它在应变式测力传感器动态特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16.
针对国产某型号高速歼击机的数学模型及其数字式三轴电传操纵控制增稳系统,采用经典控制理论的方法,在数字式三轴电传操纵控制增稳系统的基础上,分析、设计了一种复杂的非线性控制系统-空-空机炮模态的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文中给出了该控制系统的构成,讨论了火力/飞行耦合器的结构,数学仿真表明,所设计的综合火力/飞行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由于采用的飞机数学模型及其数字式三轴电传操作控制增稳系统的真实性,使  相似文献   
917.
弹性空间机械臂动力学与控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安装在航天器上的空间机械臂为轻质细长杆,固有的结构弹性对系统动力学及控制有明显的影响,它不仅影响抓手的工作精度,还可能导致载体一机械臂整个系统失去稳定性[1].因此,对弹性空间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与控制问题必须加以深入研究.地面固定基座多杆弹性机械臂动力学、逆动力学及控制问题已有许多研究,如Gawronsld等[2]在假设杆件弹性小变形、转动角速度比其固有频率小得多以及刚、弹性模型非线性项相同的前提下,得到控制方法.Cehnkunt等[3]导出了可忽略结构弹性的控制器带宽,以及自适应控制算法可实现的工作区间.文献[4,5]讨…  相似文献   
918.
稳定性和终态自运动是动力学优化中的难点.为了解决冗余度机器人动力学优化中的这些困难,深入研究了动力学优化和关节速度间的内在联系和矛盾,提出通过优化关节速度提高动力学优化的综合品质的思想,阐述了在线调节关节速度齐次项,同时改善稳定性和终态自运动的方案.仿真证实所提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19.
为满足实际作战的要求,基于最优控制理论和奇异摄动方法,提出了一种可保证中远程空地导弹快速爬升到最优高度的中制导律.它由变系数最优爬升控制,最小能量巡航控制和最小能量下滑控制组成.为了减小爬升段控制对下滑段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逻辑.最后针对某型空地导弹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该中制导律较好地满足了中远程空地导弹在中制导段的要求.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较好地工程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20.
可伸缩挠性结构的稳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挠性梁收缩过程的不稳定性,提出了边界控制方案,并设计了相应的控制律。受控结构的振动能量总是被耗散,系统的阻尼被增强,从而挠性梁的伸展过程、收缩过程和平台保持过程都被稳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