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97篇 |
免费 | 1026篇 |
国内免费 | 287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845篇 |
航天技术 | 198篇 |
综合类 | 323篇 |
航天 | 24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88篇 |
2023年 | 123篇 |
2022年 | 167篇 |
2021年 | 172篇 |
2020年 | 143篇 |
2019年 | 130篇 |
2018年 | 84篇 |
2017年 | 143篇 |
2016年 | 129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30篇 |
2013年 | 114篇 |
2012年 | 138篇 |
2011年 | 140篇 |
2010年 | 115篇 |
2009年 | 135篇 |
2008年 | 150篇 |
2007年 | 133篇 |
2006年 | 102篇 |
2005年 | 99篇 |
2004年 | 80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77篇 |
2000年 | 83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62篇 |
1996年 | 64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55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56篇 |
1990年 | 36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41.
以导管用不锈钢1Cr18Ni9Ti板材为研究对象,对其在悬臂约束、一阶固有频率下的振动特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1Cr18Ni9Ti板材的S-N曲线,材料的振动疲劳极限为218MPa。裂纹源位于试样表面,断口有疲劳纹存在,是典型的疲劳破坏。 相似文献
642.
高低温环境下金属橡胶材料疲劳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军芳%白鸿柏%李冬伟%王尤颜%陶帅 《宇航材料工艺》2007,37(2):77-80
以高低温等太空极端环境中的减振需求为背景,对设计制作的固支圆盘型金属橡胶试件进行了高低温环境疲劳特性试验研究,并根据刚度衰退特性提出了金属橡胶构件的疲劳失效判据。研究结果表明:金属橡胶材料的疲劳破坏形式主要是金属丝的断裂破碎和磨损,宏观上表现为试件动态刚度的不断衰减,且在相同振幅下,金属橡胶试件的刚度衰减速度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加快,随温度的升高而减缓。在整个疲劳试验过程中,试件损耗因子变化幅度较小,阻尼性能相对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643.
在飞机维修中可能会因为施工不当,在增压机身蒙皮上留下一些划痕线,这个问题正在引起飞机制造商和维修公司的重视。根据蒙皮划痕线的性质和受力特点,采用ANSYS软件计算了划痕缺口的最大应力,并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估算了循环载荷下构件的疲劳寿命,系统分析了不同程度的划痕线对机身增压蒙皮结构完整性的影响,并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644.
645.
针对FGH95粉末冶金材料进行了650℃时不同保载形式(拉伸保载、压缩保载和拉压保载)的疲劳试验, 分析了其变形特征和疲劳寿命分布特征以及保载对疲劳寿命的影响.并据此, 为改进保载条件下疲劳寿命的建模, 提出了迟滞环位置-形状修正因子的概念, 进而得到了一种修正的非弹性应变能~寿命方程.经对该材料疲劳试验寿命的建模和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相比其他几种工程上经常采用的寿命预测方程, 较好地解决粉末冶金材料高温保载疲劳时的寿命建模问题, 且该方程对试验寿命预测的精度更高, 形式简单, 具有明显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646.
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和结构压缩设计许用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复合材料结构压缩设计许用值的概念和复合材料的冲击后压缩强度性能出发,讨论按NASA标准得到的CAI值与它们的关系,指出传统的CAI值不能充分反映复合材料体系的抗冲击性能,且与结构压缩设计许用值无任何联系。在对复合材料结构完整性要求和作者的试验研究,和对国外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应包括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两方面。大量的试验数据证实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冲击性能存在拐点现象,在对拐点附近复合材料层压板的破坏机理研究基础上,建议用拐点附近的性能建立复合材料层压板抗冲击性能的评定体系,即可以用表面层在冲击下保持其完整性的最大能力(最大接触力)来表征复合材料体系的损伤阻抗(韧性);用出现拐点后基本不变的压缩强度(破坏应变)门槛值来表征复合材料体系的损伤容限。 相似文献
647.
含多处损伤搭接结构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采用铆钉的两种表现形式(详细杆元和简化的弹簧元)的组合方式建立了含多处损伤(MSD)多铆钉搭接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分析得到了不同损伤模式下的应力强度因子(SIF)随裂纹扩展历程变化规律的曲线。结果表明,相对于单裂纹和无腐蚀情况,MSD和腐蚀损伤都会增加SIF值,当裂纹间距大于孔间距一半时,可不考虑裂纹间干涉效应;在给定的循环应力幅下,应力强度因子幅随干涉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干涉量大到一定值时,SIF对其不再敏感;铆钉材料对SIF的影响很小,而铆钉直径增大20%,SIF约增加6%。反平面翘曲对SIF有很大的影响,相对于无反平面翘曲,SIF下降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648.
649.
对14种复合材料体系约800个试样进行了冲击阻抗和含损伤层压板压缩强度试验研究,研究发现对于同一种复合材料层压板的冲击能量.凹坑深度曲线和凹坑深度.压缩破坏应变曲线均存在拐点,在出现拐点后内部的分层损伤叠加面积基本上不再增加,压缩剩余强度基本上不再降低,表面冲击部位开始出现纤维断裂。研究表明采用传统CAI来表征损伤容限性能的方法可能得到与实际结构损伤容限特性相反的结论,因此,提出了利用拐点附近特性来表征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抗冲击行为(包括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的建议,即分别采用QSI方法得到的准各向同性层压板的最大接触力Fmux和压缩破坏强度(应变)的门槛值CAIT来表征复合材料层压板的损伤阻抗和损伤容限行为。 相似文献
650.
G105钻杆的工具接头和管体采用摩擦方式进行焊接,对摩擦焊接头进行了适当热处理.对钻杆工具接头、管体、焊合区三点弯曲试样的断裂韧度进行了测试,分析了弯曲试样的微观组织和断裂形貌以及接头焊合区韧性损伤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