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篇
  免费   187篇
  国内免费   69篇
航空   608篇
航天技术   108篇
综合类   63篇
航天   15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随着现代飞机高机动性的要求和S弯进气道的提出,发动机进气道内流场畸变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在地面试车台准确模拟发动机进口气动界面(Aerodynamic interface plane,AIP)的总压畸变面临更大的挑战。本文以美国Arnold工程发展中心提出的一种新型可变开角的铰链式总压畸变模拟器为基础,以单铰链畸变单元为研究对象,采用RANS(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数值方法详细分析了铰链主要几何参数和来流马赫数对稳态畸变流场的影响规律,采用精度更高的分离涡模拟(Detached eddy simulation, DES)方法研究了铰链下游漩涡发展和总压脉动特征。通过对原铰链进行锯齿改型,在保证稳态畸变流场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加强了尾迹与主流区的掺混,有效降低了下游流场的动态畸变指数,扩大了稳/动态畸变比例的模拟范围。  相似文献   
922.
为了在单发试验架上模拟单发停车与双发正常工作情况下的进/发匹配安全性,提出了一种进气道/发动机地面匹配试 验方法。结果表明:在单发试验台架上,通过在进气道入口前飞机对称面位置加装隔板及取消隔板实现单发停车及双发工作状态 的模拟,并根据对地面抽吸试验与缩比模型风洞试验进气道出口性能及总压恢复系数图谱的对比,证明加装隔板及取消隔板模拟 双发工作与单发停车状态的合理性;根据流量标定试验结果,对抽吸试验进气道出口参数进行修正,获取全尺寸进气道更加精确 的性能,并与缩比模型风洞试验结果对比,全尺寸进气道性能优于缩比模型风洞试验结果;通过发动机地面开车,有效模拟了双发 工作与单发停车条件下发动机不同转速及加减速过程中的进发匹配特性,确保了飞机滑行及试飞安全。  相似文献   
923.
随着飞机适航要求的提高,进口畸变对燃气轮机的影响也逐渐被重视起来。而飞行过程中燃气轮机所遇到的进口畸变经过动叶的传递后,往往会严重影响静叶进口气流角分布的均匀性,并恶化静叶的通流能力。为研究气流角畸变对静叶流场的影响,针对带有可调导叶的扇形叶栅,通过单独调整一片导叶角度而其它导叶角度不变的方式制造静叶进口畸变流场,并开展实验与仿真研究,分析该方法制造的畸变流场结构及其对静叶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的8号导叶旋转6°而其它导叶角度不变的方法可以改变静叶进口气流角、轴向速度、静压等参数的周向均匀度,实现静叶进口畸变流场。与均匀进口相比,气流角畸变度为3.22,气流角畸变度增加了1.14,并增加了静叶S8吸力面根部下通道涡的损失与影响范围,而对叶顶与中径处的影响相对较小。此外,受畸变流场影响的静叶流道总压恢复系数较均匀条件下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924.
星敏感器镜头是星敏感器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相对孔径大、工作谱段宽、绝对畸变低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在四反射镜初始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镜头探测能力和相对孔径的关系,明确了镜头设计指标,利用非球面反射镜强大的像差校正能力,优化设计得到了全反射4反星敏感器镜头。镜头焦距170mm,轴向长度50mm,镜头F数2,等效入瞳直径51.2mm,圆视场±2.25°。镜头工作波段可由膜系决定,无色差,空间频率35lp/mm处传递函数优于0.6,畸变优于0.01%,弥散斑直径优于13μm,系统15μm范围内能量集中度优于80%,渐晕系数小于0.95,该镜头可用于亚像素精度的飞船姿态轨道控制系统,为星敏感器导航光学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25.
地形起伏对星载SAR像素定位影响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点目标数据仿真,分析地形起伏变化对点目标方位向、距离向位置偏移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 用斜距变化值和多普勒参数变化值对像素偏移值进行修正的方法,给SAR像素定位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26.
在简要介绍星载微波辐射计周期定标技术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外部周期定标技术,采用天线方向图校正技术进行了误差分析,对“冷”、“热”定标源进行了计算,提出了提高星载微波辐计定标精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927.
针对航空发动机进气流场压力畸变测试需求,基于耙臂的振动抑制,首次采用浮动内环连接结构,研制了一种发动机进气畸变测试耙。强度计算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进气畸变测试耙的动、静强度均有足够的储备裕度。测频试验和动应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内环与耙臂连接结构对进气畸变测试耙整体振动抑制效果明显。进气畸变测试耙工程应用效果良好,可满足发动机进发匹配以及进气逼喘试验的需求。  相似文献   
928.
针对能量持续衰减的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末制导段时间协同问题,提出一种预测飞行时间并校正飞行剖面的协同制导方法。设计了一种带有负比例导引系数的参数化飞行剖面,在辨识气动参数后快速预测剩余飞行时间;通过数值算法修正飞行剖面参数,并输出制导指令,满足单飞行器时间约束制导要求;设计闭环协同策略,在分析飞行器时间调整能力后,各飞行器协调期望飞行时间,再自主规划飞行剖面以同时攻击目标。仿真结果表明:预测校正闭环协同制导方法可以满足时间协同末制导任务需求,落点误差小于5 m,相对时间误差小于1 s。  相似文献   
929.
与射频通信相比,空间激光通信具有传输速率高、保密性能强、终端功耗低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当前通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同时,空间激光通信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技术挑战,如大气湍流导致空间激光通信的信道情况十分复杂,复杂的信道会引发信号光强度起伏剧烈,信标光跟踪与瞄准困难,接收端的信号光场波前畸变严重等。为了提升空间激光通信在复杂信道环境中的性能,学者们将深度学习技术引入到空间激光通信系统中。多项研究表明,深度学习在空间激光通信的诸多方面表现出了优越的信息处理能力。对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空间激光通信信号处理与检测,信标光捕获与跟踪以及波前畸变探测与校正等方面的应用做一全面梳理,并对用于空间激光通信的深度学习技术的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30.
通过飞行试验,研究了一种二元斜板式及蚌式超声速进气道在马赫数1.5快收发动机油门平飞减速至马赫数为1.05过程中的畸变及稳定性水平。对比表明:减速过程中二元进气道总压畸变、稳定性裕度均随发动机换算转速的下降减小后保持稳定,而蚌式进气道畸变先上升再下降后保持稳定,稳定性裕度先下降再略微上升后保持稳定。减速过程前半段,蚌式进气道畸变更大,二元进气道稳定性裕度下降更快;减速过程后半段,两型进气道畸变水平接近,稳定性裕度均较低。分析也表明,仅使用流量系数的相对差值计算的进气道稳定裕度反映的进气道流通能力信息比使用总压恢复系数与流量系数之比的相对差值更全面,推荐采用前者作为进气道稳定性裕度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