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72篇
航空   458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2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71.
聚合物基热界面材料的导热性能优化是解决航天器高热流密度载荷/器件散热问题的关键技术.文章梳理了聚合物基体调控、导热增强相调控以及基体/增强相界面调控等现有的聚合物基热界面材料导热性能优化技术,并结合真空、辐照和热循环等空间环境约束,分析了以上调控技术的空间应用可行性及注意事项,并针对航天器热控系统设计提出了聚合物基热界面材料的应用建议,以期为航天器用聚合物基热界面材料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2.
为了降低复杂边界条件下贴体网格生成难度,近年来基于笛卡尔网格的浸没边界法逐渐成为研究此类问题的主要数值方法之一,然而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仍然是此类方法目前面临的挑战。与传统的空间2阶精度的有限体积格式相比,空间精度为3阶或3阶以上的高精度方法具有空间精度高、数值分辨率高、数值耗散小的优点,而作为高精度数值方法之一的间断伽辽金方法在浸没边界方面的应用仍较少。本文将高阶间断伽辽金方法的高精度优势与浸没边界法无需贴体网格的优势结合起来,提出了适用于可压缩流动的高精度浸没边界法。其中边界条件采用体积惩罚方式实现,同时采用牛顿法迭代以及MPI并行提高计算效率,物面的数据重建采用插值点处的逆距离权重(IDW-IP)方法代替高阶格式下多项式插值方法。本文基于笛卡尔网格测试验证了二维定常和非定常情况下的数值模拟效果,并与传统贴体网格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73.
为研究缝线对缝合复合材料T形连接件拉脱承载能力的增强机理,建立了未缝合复合材料T形连接件的有限元模型,数值分析结果与已有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同时根据缝合复合材料T形连接件在宽度方向上的平移对称性,通过在模型边界加入特定的边界条件建立了缝合T形连接件的简化模型来模拟结构的渐进损伤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缝线的位置和横截面积对T形连接件在拉脱载荷下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缝线位置越靠近三角区,缝线对结构最大承载能力的影响越大。当筋条和蒙皮缝合的位置处于三角区边缘时,较细的缝线会减弱结构的承载能力,而较粗的缝线则起大幅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74.
通过对当前国内外触控交互人机工效标准现状及重点标准分析,总结飞机座舱触控交互的人机工效关键要素,为我国后续飞机座舱触控交互的人机工效标准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75.
为了夯实国产M55J级碳纤维在航天构件中的应用基础,重点研究了国产M55J级碳纤维与航天环氧和氰酸酯树脂的界面性能,并与进口M55J碳纤维进行对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对碳纤维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通过接触角测量、红外光谱分析和微脱粘测试对碳纤维与航天树脂的粘附功、浸润性、化学反应特性和界面剪切强度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国产M55J级碳纤维表面存在大量沟槽,上浆剂形成少量突起;国产M55J级碳纤维与两种树脂的浸润性优于M55J碳纤维与树脂浸润性,国产M55J级碳纤维与两种航天树脂的粘附功分别为55.76和48.61 mN/m,均高于进口碳纤维的粘附功;国产M55J级碳纤维上浆剂与两种航天树脂经高温固化后反应程度达到100%;国产M55J级碳纤维与两种航天树脂的界面剪切强度分别为74.62和62.99 MPa,均高于M55J碳纤维。  相似文献   
776.
激波诱导流体界面失稳问题广泛存在于惯性约束核聚变、超燃冲压发动机、武器内爆等工程应用中,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改进的水平激波管中开展入射激波及其反射激波诱导单模气体界面失稳的实验研究,采用线约束肥皂膜技术生成较为理想的空气/六氟化硫(air/SF6)单模气体界面,借助高速纹影技术捕捉激波冲击界面后的详细不稳定性演化过程,重点关注反射距离对不稳定性发展的影响(反射距离定义为初始界面和激波管尾端固壁的距离)。研究发现,在一定反射距离范围内,反射激波作用后的扰动增长率几乎为一个恒定值,与反射距离无关(即与反射激波作用前的扰动振幅及增长率无关),随着反射距离的进一步增大,扰动增长率降低。通过实验测量值与理论预测值的对比,发现Mikaelian模型和Charakhch’an模型(采用合适的经验系数)均能对反射激波作用界面后的扰动增长率给予有效预测,且这两种模型的经验系数都依赖于反射激波作用前的界面演化状态,如果反射距离的改变引起/(不引起)界面演化状态的变化,则需要/(不需要)改变经验系数的值。  相似文献   
777.
C/SiC复合材料的损伤失效行为与内部微细观组分的原位力学性能的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多尺度建模结合渐进损伤分析,研究了微观界面层断裂韧性对C/SiC宏观拉伸强度的影响。微观渐进损伤分析表明不同界面层韧性可以产生两种损伤扩展模式,显著改变纤维束横向拉伸和轴向剪切强度值;基于三维Hashin准则的细观损伤分析进一步表明会对C/SiC的宏观拉伸强度产生8.2%的影响。本文的结果可以为C/SiC复合材料失效分析及优化设计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778.
针对舱外服活门组件的密封粘接及工作环境要求,对HXJ-14、HYJ-51和FHJ-75三种增韧改性环氧胶黏剂开展了特种胶黏剂选型及典型环境性能研究、典型粘接样件粘接面结构设计和粘接工艺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选出的HYJ-51胶黏剂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耐交变温度循环性能、耐湿热环境性能、耐介质浸泡性能,满足舱外服活门组件密封粘接要求。在典型活门粘接组件中,控制聚四氟乙烯滑套和不锈钢阀体的配合间隙为0.1~0.15 mm,并且在不锈钢阀体粘接面上增加环形槽结构,可以有效减少粘接面的缺胶面积,避免形成贯穿性通道,提高活门组件粘接的密封可靠性。经过产品生产验证,实现了活门组件的可靠密封粘接,成功用于航天员舱外服生命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779.
基于压电驱动器激励振动的机械力学式除冰技术是一种重量小和能耗低的新型除冰技术,用于应对航空结冰威胁问题。其中机械振动引起的界面剪切应力和相应结构振动模态是该除冰技术研究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寻找合适的振动模态来产生足够的界面剪切应力以提高除冰效率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薄板的振动模态通常用横向轴线和纵向轴线上的反节点数m和n来描述。本文目的是研究不同结构弯曲振动模态下除冰剪切应力的分布特征,从而为基于机械振动的结冰防护系统(Ice protection system, IPS)的详细设计建立目标振动模态的选择依据。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建立了界面剪切应力与结构振动模态参数之间的关系。采用“冰层-平板-压电陶瓷”的有限元分析模型(Finite element model, FEM),仿真计算了不同振动模态下的应力应变水平,并根据仿真和实验结果分析了除冰剪切力的分布特征。最终给出了基于弯曲振动模态参数m和n的特征来确定除冰模态的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780.
陈雪莲  曾劲  马辉 《航空发动机》2022,48(6):105-109
为了实现裂纹旋转叶片在复杂环境载荷作用下非线性振动特性求解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以某型航空发动机压气机叶片 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旋转叶片的刚/软化效应、裂纹的呼吸效应和气动载荷的影响,采用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对旋转裂纹叶片进 行了84.83%的自由度缩减,并通过与未减缩模型前3阶动频以及振动响应的对比,验证了减缩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叶片裂 纹呼吸特性取决于离心载荷和气动载荷的联合作用,且在低转速下气动载荷占主导,而在高转速下离心载荷占主导;减缩模型相 对于未减缩模型在进行响应求解时能提升一定的求解效率,在低转速下提升约37.35%,而在高转速下提升约12.33%;在高频激励 下减缩模型的计算精度较低频激励下的稍差,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激振频率,并对结果精确性作相应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