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28篇
  国内免费   72篇
航空   458篇
航天技术   57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2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61.
选用GN521有机硅胶做雷达印制板组件的灌封材料;在灌封过程中,重点解决了堵漏、真空排除气泡、胶与电装板的粘合等工艺关键;通过对灌封的电阻板组件进行高、低温及温度冲击试验,电测试正常,胶层无变化,全部达到试验大纲的要求。  相似文献   
762.
采用厌氧胶粘接模具的刃口件,经多次试验及实际使用,模具完好无损。GY--350的剪切强度可达17MPa,GY—340的剪切强度可达24.6MPa。采用厌氧胶粘接模具既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又降低了模具的成本。  相似文献   
763.
为了解决电子机箱面板和箱体上的粘接铭牌在海洋气候环境下发生脱落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有效地实验,从中选用了适合于我所产品需要的胶粘剂,保证了产品中铭牌粘接质量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64.
黏接界面试件拉伸变形破坏过程的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黏接界面试件拉伸变形破坏过程进行了观察,通过编制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处理图像,提取得到试件表面随着载荷变化而变化的位移场和应变场及其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带预制脱黏黏接界面试件在拉伸过程中,由于预制脱黏尖端附近产生应变集中将产生起裂.DSCM能较好地应用于黏接界面试件表面的变形和破坏分析中,定量测量了界面变形场,并与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765.
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试验对主燃烧室的研制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建立相关试验数据库将试验数据集中、有效地保存和管理,能够为主燃烧室研制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从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的试验分类、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功能构建、系统的实现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主燃烧室试验数据库构建的需求。采用面向对象和界面可视化的编程方法建立航空发动机主燃烧室试验数据库,以及采用Java语言的数据库开发方法,为主燃烧室试验数据库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766.
粗糙界面的接触问题在工业装备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接触刚度的量化对装配体整体稳定性的评估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因为接触表面先天所具有的多尺度和分形的粗糙特征,整个压缩过程中接触界面间接触刚度的预测都非常困难.通过将动态分辨率的思想融合到粗糙表面的球型粗糙峰表征方式里,提出了一个多尺度粗糙接触力学MBMA模型.基于M...  相似文献   
767.
首先对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物相组成和检测、结合强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基于传统断裂力学,对现有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相进行表征的内聚力模型进行分析,探讨了内聚力本构关系及参数获取方法,并对模拟仿真在金属基复合材料界面相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68.
提出了一种具有鲁棒性的间断界面浸入边界法,用来模拟不可压湍流的物体绕流问题。开发了一种新的OpenFOAM求解器,该求解器结合了压力隐式分裂算法和k-ωSST湍流模型求解Navier-Stokes方程。为了减少对近壁面网格的要求,在实施边界条件时,采用壁面模型计算得到的壁面剪切力将速度和湍流变量修正联系起来。壁面切应力采用远离壁面的镜像点求得,镜像点上流场变量通过反距离线性插值由周围流场信息得到。使用该求解器模拟了平板绕流、NACA0012表面压强和切应力分布、Buice扩散管、圆柱绕流、方柱绕流5个湍流流动问题,本文数值模拟结果与文献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模拟湍流流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69.
以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为代表的纳米碳是发展结构功能一体化铝基复合材料的理想增强材料,但纳米碳分散难、与铝润湿差及不良的界面结合等限制了增强效果。针对此问题,介绍了纳米碳/铝复合材料熔融铸造和粉末冶金制备方法的改进及新发展的制备技术,从表面化学改性、涂层及纳米粒子修饰方面总结了纳米碳表面处理与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基于纳米碳/铝的界面结合机制,综述了表面改性前后反应和扩散型界面的形成过程及它们与机械锚结型界面对载荷传递的影响、改善途径;分析了纳米碳/铝复合材料研究中涉及的主要增强机制、影响因素和增强效果,并展望了提升该复合材料结构与功能性能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770.
金丝材料应用于航天器小型化微波模块等产品的电路封装中,金丝键合界面受高低温环境影响易产生性能变化从而影响服役可靠性。本文对金丝界面高低温特性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包括空间温度环境模拟试验后的界面与成分迁移、界面层厚度变化、键合金丝拉伸剪切力与失效模式演变,得出不同温度条件处理后的金铝键合界面微观组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高低温循环试验后金丝界面仍保持较高的结合强度,一定程度的金属间化合物生长提高了键合界面强度。高温贮存试验中,随着贮存时间的增加,金丝界面层IMC(Intermetallic Compound)厚度和金属间化合物不断增长,失效破坏位置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键合界面处,铝金属化层附近的金含量因扩散而增高,金铝键合界面处IMC界面层厚度的增加降低了界面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