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61篇
航空   714篇
航天技术   92篇
综合类   118篇
航天   21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91.
介绍了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方法,在一般的工作环境下利用自行设计制造的局部氩气保护工装系统对薄壁钛合金导管进行焊接,生产出符合工作要求优质接头的工艺过程。局部氩气保护工装系统使待焊接头完全处于纯氩气的保护中,有效地避免了H_2、O_2、N_2等气体对焊缝的污染。  相似文献   
192.
介绍了研制钨钼对焊机的必要性,设备的特点,关键技术以及工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3.
194.
基于电阻抗层析成像的CFRP结构损伤检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电阻抗层析成像(EIT)是一种新兴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结构状态评估方法。通过将EIT技术应用于一种商用各向异性CFRP层合板,初步研究了EIT的结构损伤检测能力。利用COMSOL软件建立CFRP多种损伤模型,有限元分析获取三维场空间电势分布信息。为改进EIT技术对各向异性CFRP结构损伤的图像重构效果,采用嵌入式电极有效采集材料内部电信号;同时,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L1稀疏正则化的图像重建算法。另外建立一套基于数字万用表的嵌入式16电极的EIT硬件系统,利用EIT系统检测平台对简单CFRP损伤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损伤材料图像重建效果良好,证明EIT方法在CFRP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5.
一种用于飞机试验台的三分力传感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分力载荷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但通常当各分力的量程相差太大时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提出了一种新型传感器结构形式,减少了各分力之间的耦合,使得在各分力量程不匹配的情况下亦可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96.
不锈钢板翅式热交换器的结构形式很多,但其单元件的结构基本相同(图1)。它由大量的平隔板、翅片和封条交替重叠组装而成,其结构不很复杂,但焊缝多而长,只能采用钎焊方法。此外,在高温下,微量的空气就会使不锈钢表面形成氧化膜,严重妨碍钎焊过程的进行。所以,适...  相似文献   
197.
为解决多层印制板真空汽相焊由于焊后冷却不足导致的焊点纹路问题,本文确定多层板焊点纹路出现的根本原因,对焊后冷却区进行改造,进而研究不同焊接工艺对焊点表面形貌、内部组织形貌及焊点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快冷下焊点形成的界面金属化合物(IMC)更薄,焊点组织也更加均匀,即Pb在Sn中的分布更弥散。快冷下形成的IMC层晶粒直径在1μm左右,剪切强度为17.26 MPa,较慢冷提高了43%,达到细晶强化的目的。此外,由于冷却速度过慢导致的焊点表面纹路缺陷也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8.
航空航天领域存在许多曲面工件需进行搅拌摩擦焊,工业机器人为三维空间曲线的搅拌摩擦焊接提供了一种相当有吸引力的选择,但是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巨大的轴向力对工业机器人的搅拌头轴向刚度提出极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机器人在搅拌摩擦焊接过程中搅拌头轴向刚度,提出一种基于刚度最优区间的工件位置优化方法。首先,构建混联机器人的并联/串联机构刚度数据库,以减少刚度计算时间;其次,基于机器人搅拌头轴向刚度提出刚度最优区间的概念,作为优化指标;然后,在考虑无奇异、关节限位、关节连续性和工作空间约束的情况下,进行基于刚度最优区间的工件位置优化算法研究;最后,仿真和试验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通过优化工件位置使机器人始终保持在搅拌头轴向刚度较优的位姿下进行焊接,显著提升了机器人在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刚度。  相似文献   
199.
采用旋转摩擦焊接技术进行了1Cr18Ni9Ti不锈钢与6061铝合金的焊接,分析不同工艺参数下钢铝旋转摩擦焊接头的焊缝成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锈钢与铝合金的连接界面发生元素扩散并形成一定厚度的结合层,提高旋转速度能够增加结合层的厚度,随着顶锻力的提高,结合层的厚度先增加后减小。钢铝界面处的铝合金晶粒发生拉长变形,出现晶粒细化现象。靠近接头界面处硬度相对较高,接头拉伸强度随着旋转速度和顶锻力的提高先增加后下降,在旋转速度为600 r/min,顶锻力为3.8 kN时获得1Cr18Ni9Ti不锈钢与6061铝合金接头抗拉强度值最高为262 MPa。断裂位置主要位于钢铝连接界面,部分位于铝合金侧,焊接断口存在小而浅的韧窝。  相似文献   
200.
针对运载火箭子级垂直返回着陆段的制导问题,本文在应用凸优化的滚动时域在线规划基础上研究了制导鲁棒性的改善策略。为应对着陆后期控制能力不足的情况,在滚动规划过程中引入了推力上界逐级释放的策略。同时,考虑缓解干扰和误差累积的影响,在制导周期内引入视加速度信息对在线规划的推力指令进行补偿,以进一步改善滚动规划的递归可行性。最后,通过数值算例仿真及对比分析验证所提出的补偿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