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9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91篇
航空   1057篇
航天技术   186篇
综合类   221篇
航天   44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在多颗卫星测试中,连接在功分网络上的设备在各自加断电的瞬间,会造成锁相环电路输入信号的相位瞬时变化,引发锁相环电路的相位跟踪,导致瞬时失锁。文章通过理论推导和公式仿真,明确了产生干扰的各设备时钟信号入口的反射系数和功分网络各输出端口的隔离度是影响干扰强弱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使各设备时钟信号入口的驻波不相等,且反射系数相位趋于同相,同时提高网络各输出端口的隔离度的消除干扰方法,并通过设备的系统联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此类干扰,可为卫星时钟信号功分网络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由于在复杂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计中存在跨时钟域,通常会产生亚稳态现象.为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该问题,分析FPGA设计中亚稳态的产生机理及其对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影响.根据不同的信号同步类型,针对单比特电平信号、脉冲信号和边沿信号,分别给出基于触发器级联的跨时钟域信号同步方法;针对并行信号,提出基于异步FIFO (First In First Out,先进先出队列)和握手协议的跨时钟域同步方法;并通过仿真手段分析信号同步方法的有效性及其适用范围.结果表明:这些方法能够正确有效地完成跨时钟域信号同步,预防可能出现的亚稳态问题,从而提高复杂FPGA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53.
凌思睿  张伟 《火箭推进》2020,46(3):96-102
在低温推进剂蒸发量控制等低温试验中,高精度的温度测点数量多,并且要求必要时屏蔽失效的测点,导致调理电路成本较高。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低温试验多通道温度测量的铂电阻测温电路。设计了恒流源电路、放大滤波电路。利用ATMega328P和串口屏开发了通道控制和人机交互界面。用于测温的多个铂电阻与已知参考电阻以同一个恒流源串联供电,通过比例式测量消除了恒流源性能对测量精度的影响。误差分析和测试校准证明其电阻测量精度达到0.05%,可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试验现场的低温测量系统中。  相似文献   
54.
从品质因数的原始定义出发,分别计算出简单RLC串、并联电路的品质因数,得到两个结论,并将其推广,提出了两种简单的计算品质因数的方法,最后通过求解一个实际的LC并联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55.
该文介绍了将机轮导轨的冷压装改为热压装工艺,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56.
对采用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碳纤维加工的静气动弹性模型进行了高速风洞试验研究,测试了模型的柔度矩阵、气动力、表面压力、弯/扭应变信号及弯/扭变形,为静气动弹性模型刚度试验、弯/扭应变信号测量、模型变形视频测量(VMD)及风洞总压控制等静气动弹性风洞试验能力的提高积累了经验,为飞行器静气动弹性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试验平台。研究表明:静气动弹性模型较刚性模型升力线斜率及襟副翼效率下降、气动焦点前移;静气动弹性模型与刚性模型表面压力差异明显;在小迎角范围内,静气动弹性机翼模型弯/扭应变信号随迎角增加基本呈线性变化;在正迎角时,大展弦比后掠机翼静气动弹性模型的剖面扭转变形使有效迎角减小,剖面越靠近翼尖弯/扭变形越大。  相似文献   
57.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形及四面体非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FVM),用以鲁棒且精确地求解不可压粘性流动问题.与传统的FVM方法仅将体积分平均值(VIA)作为计算变量的做法不同,本文提出的方法将VIA及点值(PV)同时作为计算变量并在每个迭代步进行计算更新.VIA以通量形式进行计算以确保数值守恒,PV可以通过控制方程的不同形式进行求解更新,无需守恒,因此可以采用非常高效的方法进行求解.将PV作为增加的变量使得紧致网格模板得以实现更高阶精度的重构,而且由此获得的数值模型对于非结构网格变得更鲁棒.本文针对二维/三维的三角形/四面体非结构网格提出了数值格式,给出了几个基准测试算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数值方法在采用非结构网格求解不可压粘性流动问题时的精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58.
端壁组合射流对高速扩压叶栅损失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一种端壁组合射流技术以控制进口马赫数0.67的高速扩压叶栅端区流动。通过前缘射流旋涡可以增强端壁附面层与主流间的流体交换,阻碍横向二次流动,减小角区低能流体堆积;而采用角区射流注入能量能够进一步减弱吸力面侧流动分离。以上组合控制方法可较单独采用前缘或角区射流更有效减小栅内损失,提高其气动性能。当角区射流位于近吸力面侧的分离起始位置附近时,其改善栅内流动的效果最佳;远离吸力面的端壁射流则可抑制端区低能流体横向迁移及其与分离区流体间的相互作用,但其减小损失的效果弱于近吸力面侧的射流。随着射流总压比的增加,组合射流减小损失的效果先增加后减小;过大的总压比会加剧射流与来流间的掺混损失,使得叶栅气动性能恶化。当射流总压比为1.2时,损失减小最大可达12.6%,而射流流量仅相当于叶栅进口流量的0.64%。  相似文献   
59.
李博  张鹤宇  杨军 《航空动力学报》2020,35(10):2159-2165
为了探索引压管腔在动态压力校准和使用中不同环境因素对动态特性的影响,推导了管腔传压模型和谐振频率关系式,确立了影响管腔动态特性的参数,包括静态压力、温度、气体介质等。采用引压管腔专用实验装置进行了不同环境参数状态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静态压力仅会影响管腔在谐振频率附近的输出,随着静态压力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对动态特性并无明显改变;温度会改变管腔的谐振频率和动态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谐振频率增大但输出幅值随之减小;气体介质的不同会彻底改变管腔动态特性,主要取决于介质的声速。该研究为引压管腔在使用环境下数据的评价和数据修正上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0.
针对薄壁隔框类零件在机械加工中加工变形大、表面质量差、效率低等诸多问题,通过对薄壁隔框类零件的材料、结构分析,合理选用数控机床、刀具、装夹方式,结合数控加工特点,运用高速切削技术对数控加工工艺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