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164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31篇
航天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41.
刘辰  徐家文  赵建社  吴锐 《航空学报》2010,31(4):871-876
数控电解预加工是组合电加工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工艺,本文专题论述了三元流闭式叶轮数控电解预加工中阴极及其运动轨迹设计等关键技术。提出了采用多个阴极分区域加工流道的方法,利用先层切再叠加的方法将三维问题简化为二维问题处理而实现阴极加工型面的数值求解。在完成阴极结构优化设计专用工装夹具设计和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基础上,以某型三元流闭式叶轮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加工工艺试验,并加工了符合设计要求的三元流闭式叶轮。试验研究表明,采取数控电解预加工工艺方案能够满足实际生产要求,可提高效率40%,降低电火花加工的电极损耗50%。  相似文献   
142.
铸铁结合剂微粉金刚石砂轮的在线电解修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硬脆材料光滑磨削表面的要求,在MM7120A精密平面磨床上自行制作了一套ELID磨削装置,并对铸铁结合剂微粉金刚石砂轮在线电解修整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建立了电解参数对微粉砂轮表面修整形貌的影响关系,提出了ELID的双重作用特性,即微量修锐和精密整形,并发现了电解膜在硬脆材料磨削过程中的重要功效。  相似文献   
143.
分析微细超声加工机理;通过微细组合电加工技术制作多种截面形状的微细工具头;以此为基础进行多种硬脆材料的微结构超声加工试验及导电材料的超声电解复合加工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得到微结构超声加工工艺特性.  相似文献   
144.
为解决整体叶轮扭曲叶片型面的精加工难题,本文进行了五轴联动数控展成电解磨削的基础研究.在分析平行直纹展成电解磨削整体叶轮扭曲叶片的过切误差、得到过切误差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用圆锥磨轮和组合式五轴联动数控方案来消除过切误差的方法.文中还介绍了数控展成电解磨床的结构与运动、经济型多轴数控系统及其联动控制方法,并建立了电解磨削非平行直纹展成曲面的数学模型,开发了五轴联动数控展成电解磨削自动数控编程系统,对航空发动机整体叶轮的叶片型面进行电解磨削.结果表明,加工效率比手工修磨、抛光提高了12倍以上.  相似文献   
145.
脉冲电解加工技术及其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大电流矩形波脉冲电源的基本特点;介绍了脉冲电解机床及加工工艺概况;列举了脉冲电解加工工艺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6.
利用X射线光电子谱(XPS)研究了Ni-Mo沉积层的组成元素及其价态和深度分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技术(XRD)和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技术(EPMA)研究了电沉积Ni-Mo合金层的形貌、结晶状态、组成元素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电沉积Ni-Mo合金层呈现亮色,表面比较均匀。电沉积层为非晶结构,2θ在40°~50°间有一弥散对称峰。沉积层中的Ni和Mo为零价态,它们的结合能分别为852.8eV和228.2eV。沉积层的真实组成(相对原子百分浓度)为:Ni50.86%,Mo22.63%,O26.51%。  相似文献   
147.
本课题研究了LY12铝合金阳极氧化着色技术,并对着色溶液配方及工艺作了全面的研究,使着色膜均匀一致。研究了电解着色中的稳定剂、表面活性剂和封闭液中的添加剂。本工艺有效地抑制了铝合金中铜的腐蚀,实现了铝阳极化在LY12、LY11上的应用,经中试后具备了批量生产能力。中试产品经阳极化着色后进行了耐光性、耐腐蚀性、耐磨性试验,结果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48.
王维  朱荻  曲宁松  黄绍服  房晓龙 《航空学报》2010,31(8):1667-1673
 为提高群孔电解加工的稳定性和成形精度,对群孔管电极电解加工(ECD)的分流腔流场进行了建模分析。通过对分流腔进行数值求解,研究了分流腔电解液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得到了影响电解液分流均匀度的主?问?分流腔直径),进而对其进行了优化设计。基于该优化设计并结合试验得到了适合正流群孔电解加工的分流均匀度系数和相应的尺寸系数。采用优化的分流腔参数和加工参数进行试验,得到了尺寸精度较好的长排孔结构,孔间距5 mm,孔径为(1.03±0.03)mm,其加工过程稳定,无短路现象。通过优化分流腔结构可以提高其分流均匀度,从而使电解孔加工的稳定性显著增加,加工精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9.
整体叶盘叶型电解加工流场设计及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嘉  徐正扬  万龙凯  朱荻  朱栋 《航空学报》2014,35(1):259-267
 电解加工(ECM)是航空发动机整体叶盘制造的主要技术之一,其电解液流场稳定性是影响电解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核心因素。本文在分析原有的二维流场基础上,针对流体在不同流道截面下的流场状态,提出了一种三维复合电解液流场模式,即三股电解液分别从毛坯进气边、叶盆叶根、叶背叶根流入,由排气边交汇流出。采用有限元法对三维复合流场及两类二维流场开展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维复合流场改善了流道突变区域流场状态,有效抑制了二维流场的流场缺陷,有助于提高流场稳定性。对加工区液体流态进行了判断,其结果显示三维复合流场可以满足电解加工要求。开展了3种流场模式的加工速度比较实验,三维复合流场达到的进给速度最高,较二维流场可显著提升加工效率。采用三维复合流场开展了多叶片扇段加工,获得了较好的重复精度与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50.
电火花成形加工作为特种加工工艺,自创建以来,已获得了很大发展,但存在加工效率低、电极损耗大的问题.电解加工利用电化学阳极溶解作用对材料进行去除,加工效率高,但通常加工精度较低,低频宽脉冲成形加工尺寸精度一般为0,1~0.15m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