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12篇
航天技术   9篇
综合类   20篇
航天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91.
飞行安全是民航工作的第一准则。保护民航冬季飞行安全的措施很多,飞机除冰就是重要的保证措施之一。本将要介绍的是有关飞机除冰系统方面的内容。民航在冬季运营中,由于寒冷气候和雨雪天气所产生的飞机表面结冰问题,是飞行安全的了隐患。因此,除冰是飞机起飞前地面服务的一项重要程序。在增加了除冰程序之后,自然会延长地面服务系统(简称GSE,即Ground Support Equipment)工作时间,这是造成冬季航班延误的主要原因之一。只有提高飞机除冰程序的工作效率,才能在此工作环节减少航班延误,这是就飞机除冰工作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重要结合首都机场冬季运营现状,对飞机除冰状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2.
介绍了热力机械复合式除冰系统的组成。通过建立模型,计算分析了热力机械复合式除冰系统的除冰能耗,并与传统电加热除冰系统能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热力机械复合式除冰系统能量消耗低,除冰效率高,可以覆盖更大的结冰防护区域,满足严酷结冰安全飞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随着飞机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机翼积冰现象已经成为飞机起飞及运行阶段需要着重解决的问题,虽然霜和薄冰也属于积冰,但机翼结霜和薄冰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首先列举了机翼积冰所导致的飞行事故的案例,总结了机翼积冰现象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讨论了积冰的影响因素,分析了积冰对飞行的影响,根据CCAR-25部对起飞速度的适航规定,利用公式推导,运用风洞实验数据从理论上分析了CRJ-200机翼积冰是如何导致飞机失速的.针对机翼结霜和薄冰的现象,列举了一些防/除冰方法,并对飞机在不同状态下积冰时应采取的措施提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4.
3m×2m结冰风洞总压探针和皮托管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国内首座大型结冰风洞的调试和运行,设计了具有防除冰功能的总压探针和皮托管。采用了新的制造工艺在内腔狭小的管内盘绕布置加热器,并通过合理分配加热器密度,解决了新工艺带来的加热器易受损和局部过热问题;使用电源可调压技术,在不同试验状态下调节加热功率,避免整体过热或防除冰能力不足。静态测试、校准和风洞试验数据表明,研制的总压探针和皮托管可有效用于结冰风洞特殊环境。  相似文献   
95.
液体防冰、电热防冰、气热防冰、机械除冰等传统的防/除冰技术具有显著的防/除冰效果,但存在消耗能源大、防冰时间有限以及除冰不彻底等问题,而基于疏水/超疏水表面的防/除冰技术则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首先阐述了利用疏水表面和超疏水表面防/除冰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然后,总结了常用的疏水表面和超疏水表面在防/除冰中存在的问题,并指...  相似文献   
96.
97.
当飞机着陆后或延长停场期间,附着在发动机风扇叶片上的冰被称为地面积冰,必须在发动机启动前清除。●当发动机处于慢车状态时,附着在风扇叶片上的冰称为运营积冰,起飞前不需要专门去除,因为起飞前发动机的高速旋转可将其甩掉。  相似文献   
98.
99.
基于飞机电热除冰过程冰层融化的特征,开展了一维和二维电热除冰相变传热特性数值计算研究和参数影响分析,重点考虑了加热模式、冷却时间、加热功率和加热单元间隔等参数对冰层相变传热的影响。采用了基于焓-多孔介质方法的热焓模型,将计算区域看作是包括多层材料和冰、水及其混合区的多孔介质,采用了结构化网格拓扑结构对计算区域进行划分,采用了有限体积方法对控制方程组进行离散,采用线性插值的方法获得混合区的物性参数,耦合能量方程和液态水体积分数公式,迭代求解了计算域的温度分布,获得了不同材料间界面温度的变化,重点分析了冰-保护层界面的温度变化。基于二维电热除冰模型的冰-保护层界面温度不均匀特征,提出了耦合考虑冰-保护层界面热点和冷点温度的冰脱落温度判断准则。研究表明:高功率的周期性加热模式要优于低功率的连续性加热模式,采用合理的冷却时间和加热功率,可获得更低的能量消耗和更好的除冰效果。合理设置加热单元间隔可以提高周期性的除冰效率,但也会形成冷点和热点,造成冰-保护层界面温度分布的不均匀。冰-保护层界面的冷点类似于锚点,即使此刻热点的冰已经融化,整个冰层也无法脱落和剥离。因此,冰脱落的判断要耦合考虑界面热点和冷点的温度特征。   相似文献   
100.
本文提出一套利用客梯车实现航空器除冰/防冰功能的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对客梯车结构和燃油式高温高压清洗机结构的改造,将两者有机组合,加装除冰液/防冰液储液箱,在不影响客梯车功能的前提下,以较少的投资,使其具备了除冰/防冰作业时机动性强,液体加温快,压力大,除冰/防冰效率高的特点,实验了一车两用,与投资200万元以上购置进口除冰车相比,仅需投资20万元左右,因而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