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1篇
  免费   273篇
  国内免费   116篇
航空   550篇
航天技术   682篇
综合类   98篇
航天   45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3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51.
用电离层特性参量提取等效风场信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导出了利用中低纬电离层特性参量获取电离层F层峰区高度上等效风场(包含电场和风场信息在内)的基本方程,并尝试用该方法从电离层特性参量(峰高和临频)提取等效风场信息,利用武汉站DGS-256电离层数字测高仪数据及由美国Massachusetts Lowell大学最新版的剖面反演程序换算得到F层峰高,获得了武汉地区夏季至日点附近,冬季至日点附近,冬季地磁特别宁静的九天和冬季平均等效风场的初步特征,并利用Fejer经验电场模式计算冬季电场引起的垂直漂移,估计电场和风场对武汉地区的垂直等效风场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等效风场呈现出白天与夜晚幅度和方向的差异。至日点附近冬季与夏季白天的幅度差异以及明显的凌晨凹陷现象;平均情况下,垂直等效风场幅度和方向的变化主要是由中性风引起,受电场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2.
雷暴云准静电场和夜间低电离层的电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点电荷模型计算雷暴云突然放电后形成的准静电后形成的准静电场随高度的分布,以E/N(E的电场大小,N为大气密度)为输入参量,在一定条件下,对Boltzmann方程数值求解,计算电离层电子数密度的扰动。计算结果表明,在约70-90km之间,在约放电后的10ms内,准静电场大于中性大气的击穿电场,将引起大气的雪崩电离,从而引起夜间低电离层电子密度的显著增加,但这种电子密度的增加是暂的,在很短的时期内就恢复到平静时的水平,恢复时间随高度的变化而不同。  相似文献   
53.
典型电离层多普勒记录及其讨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由于地面电离层多普勒频率偏移测量具有时间连续、设备相对简便等固有特征,它特别适合于扰监测。本文在整理北京大学电离层高频多普勒台站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些典型电离层多普勒效应观测现象,这些现象反映了多普勒的细致分析对电离层形态学研究有其特殊意义。利用IRI模型,对多普勒频移的太阳耀斑效应及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对多普勒频移的影响进行了模拟计算,理论结果与观测基本一致,从而大体上解释了这些响应的物理机制。论文最后对观测到的一种特殊的记录类型--S型描迹的具体成因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指出在一定条件下,以一定相位速度水平传播的声重波可以产生这类记录,给出了相位速度和振幅等声重波参数与记录描迹形状的关系,这对从多普勒频移记录推演电离层中的波动特征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4.
简述了相位法曲面三维全场无接触检测的基本原理,研究了被测曲面的梯度变化对频谱分析和滤波处理的影响,推导出相位法曲面可测梯度极限的理论公式,并通过锥面测量验证了这一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5.
本文利用欧洲的EISCAT雷达观测资料及与这配合的地磁观测数据,用电离层参数直接计算和地面磁场反演两种方法导出了极区电离层Hall电导率,特别显示出在强对流电场激发的E层等离子体不稳定波对电子加热情况下,电导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6.
利用武汉、广州、泉州和琼中等4个低纬地磁站连续多年的地磁资料,计算了各月5个磁静日Z分量日均值与中午1100---1300时段平均值之差(Dz),对每年12个Dz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各年的半年变化幅度和相位.结果表明:4个站的Dz每年都有半年变化现象;半年变化幅度与太阳活动有关,一般来说,太阳活动高年Dz半年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太阳活动低年;太阳活动本身的半年变化,对Dz半年变化幅度有显著的调制作用;Dz半年变化的相位在3—4月(或9—10月),即极大值出现在分季;低纬地区地磁Z分量存在显著的半年变化,能够反映赤道电急流也有明显的半年变化,这再一次证明,赤道电急流幅度的半年变化,通过“喷泉效应”使得电离层,f0F2产生半年变化,其是产生,f0F2半年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7.
化学物质释放人工改变电离层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考虑中性气体在电离层高度的扩散过程和相应的电离层离子化学过程,研究了利用主动化学物质释放来改变电离层的方法,理论计算了H2O和SF6两种气体释放后电离层随时间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在电离层高度上气体的扩散过程非常迅速,电离层F区的电子密度有很大程度的减少,而扩散慢且化学反应快的气体对电离层的影响更大,就更加有利于电离层洞的形成。  相似文献   
58.
利用MF雷达对耀斑期间电离层D区电子密度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MF雷达观测资料对X级别耀斑爆发期间在66-80km高度之间的电子密度进行了研究,观测到了耀斑爆发期间电子密度的突然增加,在较低高度上的电子密度的时间变化趋势与耀斑的软X射线辐射通量相关.电子密度的变化强度依赖于具体的耀斑参数,有些耀斑引起的电子密度增加高达400cm^-3,有些仅为100cm^-3左右.但耀斑期间在这一高度区间增加的总电子含量增量仅占耀斑辐射引起的整个电离层总电子含量增量的千分之一左右.最后,利用恢复阶段电子密度的时间变化过程估算了1997年11月4日耀斑期间部分高度上的有效复合系数.  相似文献   
59.
本文假设以磁暴主相期间,由于极光椭圆带处的空气被加热上升,从而使高纬高空出现富含分子的气体,这些气体由于扩散及与中性风的相互作用会向低纬移动,其所到之处电子消失系数增加,从而导致负相电离层暴的发生,计算给出了全球中纬电离层暴负相的开始时间与磁暴主相开始时间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负相电离层暴发生的“时间禁区”问题,结果与有关统计结果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介绍了地球扰动大气模型和建立该模型的方法。文中详细描述了该模型中,密度变化的各单个分量和风场变化的各单个分量,并给出了它们各自的计算公式。本大气扰动模型中包含了137个大气扰动状态方案,可供返回轨道计算、救生轨道计算和返回控制设计计算分别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