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424篇
航天技术   66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2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介绍了蛇形臂机器人研究与应用的总体情况和具有代表性的样机设计,就关节型和变几何桁架型多冗余自由度蛇形臂的结构设计、运动学、运动规划、动力学与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从任务需求和本身特色两方面对未来蛇形臂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02.
现代民用飞机在地面主要依靠刹车系统来完成飞机减速,飞行员操控刹车的主要器件为自动刹车选择开关、刹车脚蹬、停留应急刹车手柄,在使用刹车的过程中,飞行员需密切关注刹车系统的工作状态,尤其是当正常刹车功能失效需要采用应急刹车时,由于缺失防滞功能,倘若飞行员操作不当将导致刹爆轮胎,存在飞机冲出跑道的危险。通过对典型民机刹车压力显示进行设计分析,为民机刹车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3.
具有微小W型肋的结构化表面冲击冷却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鹏  饶宇  万超一 《航空动力学报》2017,32(9):2110-2117
将冲击冷却技术与肋化表面相结合,研究了一种具有微小W型肋的表面射流冲击冷却结构。通过稳态实验和瞬态热色液晶测试技术来探究光滑靶板和微小W型肋靶板的传热特性。测试时的冲击间距比为1.5,3和5,基于水利直径的雷诺数为15000~40000。结果表明:两种靶板的平均努塞尔数和压力损失均随雷诺数的增加而增加,随冲击间距比的增加而减小。当冲击间距比为1.5时,与光滑靶板相比,微小W型肋靶板的平均努塞尔数提高了5.1%~7.3%,压力损失却几乎不变。但当冲击间距比大于3时,由微小W型肋带来的强化传热效果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04.
以全环回流燃烧室验件为平台,试验研究了吞水量对燃烧室进口温度、燃烧效率、燃烧室当量温升、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系数(OTDF)、燃烧室出口径向温度分布系数(RTDF)等燃烧室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不同的工作状态,在吞水量为燃烧室进口空气流量5%的范围内,随着燃烧室吞水量的增加,燃烧室进口温度、燃烧效率、总压损失和当量温升均会降低,地面慢车燃烧效率从99.3%下降到97.2%;燃烧出口温度场品质变差,设计点状态的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系数值由0.23升高到0.28;地面慢车燃烧室熄火油气比由0.004 5升高到0.006 5,熄火边界缩小。  相似文献   
605.
为了验证航空发动机部件级模型作为机载模型的实时性,开展部件级模型的硬件在回路试验。根据AIR4548A燃气涡 轮发动机实时建模标准,建立了单轴涡喷发动机部件级实时Simulink模型;基于模型设计方法和自动代码生成技术,将该模型集 成到全数字仿真平台FWorks;将验证后的模型代码集成到硬件在回路平台的电子控制器实物中。进行了全数字仿真和硬件在回 路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全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部件级模型的准确性和代码生成的正确性;在硬件在回路的开环仿真结果中,该 部件级实时模型单步最大运行时间不超过2.7 ms,可以作为模型基控制、故障诊断、健康管理和性能寻优控制等技术的机载模型。  相似文献   
606.
为解决玻璃钢(GFRP)与铝合金叠层压铆过程中对GFRP层的损伤问题,对典型GFRP/铝合金叠层开展了2A10材料Φ4 mm铆钉在不同大小预制孔和压铆力下GFRP材料损伤情况的有限元分析,得到了实现低损伤压铆的预制孔大小及压铆力范围;根据仿真结果开展了叠层压铆试验研究并对试片进行了无损检测、剪切强度分析。结果表明:GFRP/铝合金叠层在压铆过程中选用(18. 5±0. 2)kN压铆力、Φ4. 2 mm预制孔可实现GFRP与铝合金叠层的低损伤压铆。  相似文献   
607.
基于自由变形技术的混合排气喷管气动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内外涵混合排气喷管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控制体与喷管网格模型的映射关系,通过控制点运动实现了喷管内、外涵双层壁面与网格同步、大曲率变形,并应用优化拉丁超立方设计(OLDH)方法创建了实验样本点。在此基础上,利用Isight软件驱动网格自由变形(FFD)模块和CFD仿真模块完成了所有样本点计算。结果表明:通过优选设计仿真结果,喷管推力系数提高0.6%,总压损失降低0.6%。对优选造型采用多段线+圆弧的方式进行了几何特征提取,获得的参数化造型与优选造型性能接近,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8.
基于多Agent的分布式制造执行系统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开放式、模块化、分布式、可配置、可集成和可维护的基于多Agent的制造执行系统(MES)模型。首先分析了制造系统中的制造执行系统域,然后提出了基于多Agent的MES模型,采用UML图表详细分析了该模型的MES功能实现,最后给出了实施的MES系统框架。该MES系统易与企业资源计划(ERP)、车间控制系统(FCS)及其他制造系统相集成。  相似文献   
609.
许多H∞控制设计是处理系统模型不确定性和外部信号不确定性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系统中,经常出现装置的传感器失效的情况,通常的H∞控制设计方法不能得到满意的性能,甚至造成系统不稳定。本文针对一类时变不确定性系统,在传感器故障情况下,提出了H∞控制器的一种设计方法。整个设计过程被简化为三个线性矩阵不等式(LMIs)来求解。严格的理论推导保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10.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人体股骨骨折的预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巨大社会意义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仿真实验研究冲击状态下人体皮下脂肪对冲击能量的吸收和冲击力的衰减机理,可以为骨折防护器的设计提供可靠依据。本文介绍了利用压电薄膜制作的超薄测力传感器在上述实验中的应用、测量原理和和测量系统的构成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计算机应用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