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1篇
航空   424篇
航天技术   66篇
综合类   81篇
航天   2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51.
针对风扇/压气机叶片中叶盆/叶背遭受的硬物损伤(FOD)凹坑型损伤,进行了不同冲击角度下模拟FOD试验、损伤特征与应力集中分析,开展了冲击后不处理和冲击后去残余应力退火试样的高循环疲劳试验研究和疲劳强度的预测。结果表明:损伤深度和应力集中系数均随着冲击角度的增加而变大,损伤深度范围为0.1~0.5mm,应力集中系数范围为1.3~1.7。不同冲击角度条件下,凹坑型损伤试样疲劳强度相对光滑试样下降程度在50%~70%范围内,与应力集中系数并不是呈单调下降关系,最危险冲击角为60°。去残余应力退火后凹坑型损伤试样的高循环疲劳(HCF)性能有所提高,表明残余应力的影响程度不容忽略。去残余应力试样的HCF性能并不是随应力集中系数的增大而下降,验证了微结构损伤的影响,说明损伤深度作为制定可用极限或维修极限的唯一参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凹坑型损伤试样的疲劳强度的预测误差在±20%以内。   相似文献   
252.
三维机翼气动结构多学科优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Euler方程、连续伴随优化方法、自由形面变形技术(free-form deformation,FFD)以及一种四边形线性壳单元模型对三维机翼气动结构多学科优化方法开展了研究。目标函数为阻力系数和机翼翼盒结构质量的加权和,设计变量为FFD控制点以及10段蒙皮的厚度。气动方面升阻力系数对设计变量的梯度由伴随方法求得,结构方面翼盒质量对于蒙皮厚度的梯度可直接计算,应力的梯度采用有限差分方法获得。对跨声速大展弦比机翼进行气动结构多学科优化,并将该计算结果与机翼气动单学科优化设计后的静气弹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气动结构多学科优化方法能够在满足约束条件下,实现阻力系数和翼盒质量同时降低,保证优化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53.
采用浸没边界法(IBM)对带有微型涡发生器(MVG)控制器的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涉流动进行了大涡模拟(LES)。以来流马赫数为2.3的斜激波(由平板上方8°楔产生)为基本流动入射平板湍流边界层,通过在干涉区前布置MVG阵列来控制激波诱导的边界层分离。采用浸没边界法处理MVG的复杂几何,分析了MVG尾迹区平均流速度剖面,雷诺应力,瞬态旋涡结构。结果表明:时均流场显示MVG尾迹区存在一对对转的主流向涡,流向涡加剧了边界内的动量交换从而增加了边界层抗分离能力,而瞬态流场则反映出MVG尾迹区的剪切层由于Kelvin-Helmholtz(K-H)不稳定性会卷起为一列展向旋涡。  相似文献   
254.
叙述了爆炸箔起爆系统(EFIs)的发火原理和特性,介绍了国内外低能爆炸箔起爆与点火系统的发展技术和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255.
256.
257.
2004年,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公司经营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以“明晰责任、精细生产、计效联酬”为特征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代替了原有的以成本费用考核为中心的互保经营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核心内容是根据生产经营计划大纲核定生产任务目标和成本目标,将责任与管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58.
为了普及电磁兼容性(EMC)的上作,扼要地概述了 EMC 的基本知识:(1)什么叫电磁干扰(EMI)。列举了几种电磁干扰现象,产生的途径及其危害:(2)什么叫电磁兼容性(EMC),简单地介绍了 EMC 的产生、发展、重要性,与“Tempest”的区别,以及 EMC设计的主要内容:(3)EMC 的测试。介绍了 EMC 的测试内容。EMC 的测试不同于一般的测试,需要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规范来进行。为了保证测试的重复性和精确度,还需要专门的测试条件、测试环境。最后,介绍了几种主要测试设施和对干扰信号类型的判别方法,以及电磁场计量单位的换算等内容。  相似文献   
259.
双参数指数分布的双样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双参数指数分布,给出了双样问题的预测子及预测区间,并指出对串联、并联k/m(G)系统寿命下限问题的应用,并用数值例说明这些方法。  相似文献   
260.
对某型单自由度气浮陀螺随机漂移的AR(2)平稳时序模型进行了分解,由分解得到的快模型和慢模型确定了随机漂移数据的时序相关时间和噪声组成成分,从而为漂移数据的采样方法和恒量惯性导航系统的性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