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133篇
航天技术   6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王航  Mower  N 《民航科技》2000,(3):63-63,78
  相似文献   
52.
 提出一种高可靠性节能型飞机自动除冰系统,采用节能型电分离式除冰方法,并配有最优能量控制策略,使除冰系统所需的除冰能量大大降低;用容错式系统结构,使整个自动除冰系统的可靠性大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可靠性高,并且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3.
毛根旺  何洪庆 《推进技术》1997,18(3):114-116
1引言微波电热推进(MET)是将微波能直接转化成推进剂(N。、H。或He)的热能和内能,形成等离子体,高温等离子体从拉瓦尔喷管中高速喷出,从而产生推力。据有关文献报道[‘],以H。作为工质,在温度为6000K,压力为IMPa情况下,MET的比冲高达20000N·s/kg。微波能转换成热能的效  相似文献   
54.
结冰云雾参数对冰与固壁间剪切强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结冰风洞实验段,建立了冰与固壁间黏附界面剪切强度测量实验装置,获得了合理的剪切强度范围。在0.3 m×0.2 m结冰风洞实验段内开展了冰与固壁间黏附界面剪切强度的测量实验。掌握了结冰环境温度、平均水滴直径等结冰云雾参数对冰与固壁间黏附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结冰环境温度为-15~-10 ℃间出现了剪切强度极大值。来流速度越大,水滴的惯性力越大,水滴间的间隙越容易被填充,冰与固壁间剪切强度也就越大。平均水滴直径(MVD)为35 μm附近出现了剪切强度极小值,水滴直径越小,水滴之间的间隙就越小,结冰就越致密。水滴直径越大,水滴越容易发生平铺,水滴之间的间隙就容易被填充,反而造成剪切强度增大。   相似文献   
55.
采用碳纳米管薄膜(CNTF)作为电加热元件,研究碳纳米管薄膜对玻璃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表面的除冰性能,同时研究其电热性能。SEM14μm左右。XRD表明CNTF样品为微晶结构,结晶度差且含有少量杂质。空气环境通电,升温速率和最高恒定温度随输入电压增大而迅速提高。输入电压为5 V温度95℃。在四次电热循环后,其表面电阻略有升高,均值从2.795Ω到3.870Ω。在9 V输入电压下,CNTF被迅速烧断,CNTF样品电流承载极限在1.8 A左右。利用其焦耳热性能进行除冰,质量为20 g冰块在树脂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样品的表面脱落时间为240 s。表明CNTF在飞机除冰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围绕某型运输机高寒地区试飞任务,对飞机在高寒环境下的地面除冰关键程序方法进行了预先研究,包括除冰时机的确定、防/除冰液的选配、除冰关键表面的识别、除冰喷洒顺序及路线的确定、除冰作业及防冰保持时间的计算等,并经试飞过程多次验证优化,确保了该程序方法的合理和可操作,保障了飞行安全和任务完成,可规范指导飞机地面除冰工作。  相似文献   
57.
飞机的防冰除冰能力对飞机在恶劣天气下的飞行安全有重要影响,是适航审定中十分重要的一环。通过对运输类飞机防冰除冰系统有关适航标准、相关技术性文件、咨询通报及运输类飞机防冰除冰系统适航符合性验证方法的研究,介绍了CCAR25R4(草案)中对飞机不同部件、系统的除冰防冰要求,适航性验证时对大气结冰环境参数的要求;并对几类常规的飞机防冰系统试验进行综述,对大飞机防冰除冰系统的适航取证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采用计算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初步研究了电热除冰过程中的热力耦合特性及其对冰层的影响。在电加热条件下,耦合外部气动力载荷的作用,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不同热流密度下表面冰层和蒙皮间界面法向和切向应力的分布,比较了加热/不加热条件下界面法向和切向应力分布的差别,研究了冰层最大主应力随热流密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电加热条件下,在表面冰层融化前,热力耦合特性将造成冰层内部应力的显著增加,从而造成冰层局部区域的破裂,加速冰层的破坏。同时,设计的原理性实验结果验证了热力耦合特性对冰层的破坏影响。研究结果对于电热除冰理论和除冰技术的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9.
用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电热除冰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机翼的电热除冰技术研究现状,提出了采用多层材料结构的电热除冰垫技术方案.该电热除冰垫各层均由具有不同热功能的材料构成,其中部分材料为根据性能需要自行制备得到的.采用有限容积法(FVM)对除冰垫的性能进行了数值模拟,确定了隔热层厚度,验证了加热回路的均匀性.根据所确定的方案制备了电热除冰垫,并利用自行搭建的除冰验证装置对该电热除冰垫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加热热流密度、来流风速、来流与除冰表面间夹角对除冰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该电热除冰垫具有良好的除冰性能,除冰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60.
过冷水滴撞击结冰表面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9,他引:11  
为了计算过冷水滴撞击结冰表面,本文应用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和k-ε两方程紊流模型计算结冰表面外的空气流场。用欧拉法建立了空气中过冷水滴的运动方程,并采用有限控制容积法对方程进行了数值计算。为了提高计算精度,方程中的对流—扩散项采用MUSCL格式进行了离散。计算结果表明过冷水滴的大小和机翼攻角的变化对结冰区的大小和水收集系数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